北影節期間,我只看了兩部電影,一部是塔科夫斯基的《犧牲》,另一個就是這部《悄然之星》。看完《犧牲》,上座率一半的影院里自覺響起了掌聲。而當這部電影結束時,大家似乎都集體愣了一會,似乎有種難以捕捉自我觀感后的悵然若失。我知道參展影片結束,觀眾表示尊敬和贊賞而鼓掌是西方電影節傳承下來的傳統,為了表示贊賞,我率先鼓起掌來……
園子溫為科幻電影抑或反烏托邦敘事貢獻了一個獨特的樣本。它不屬于反集權主義的反烏托邦傳統,也不是科幻電影里常見的反思科技發展/工業污染的普通品種。(核泄漏的確是一個不能被忽視的背景,但在電影的敘事邏輯中沒有它的位置。)按園子溫的設想,未來世界里人類已經無法競爭過機器人,壽命也無法突破一百年,人口占比大約只有五分之一。顯然,在這個過程中沒有同仇敵愾的人機大戰,不是碳基聯盟與硅基聯盟的二元對立,而是優勝劣汰的自然法則下的和平演變。那么,人何以至此?導演僅為我們提供了一個微弱的線索。那就是鈴木洋子關于時間、距離與情感的念白。
人類的情感體驗因為時間與距離的消失而扁平化

“悄然之星”好看!性冷感之片,只能猜測它在講什么
轉載請注明網址: http://www.kangshuodianzhi.org/zhonghe/vod-3539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