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有趣...好久沒有看喜劇片了,難得在一個雨天的周末的下午,沒事兒偷著樂...這只泰迪熊有點痞,有點“十三”,不過真心太好玩了,逗得我開懷大笑,結局還真的以為它死了,頓然有些難過,不過編劇到底是沒那么殘忍,既然是喜劇怎么都不會以悲劇收場的,果然又活過來了,一切都變得很和諧。充滿童趣的歡樂電影,就算我們長大了,也要保持著兒時的那份童心,為童心不泯而歡呼。我也很希望自己的身邊能夠有這么個活靈活現的可愛泰迪熊成為我的好伙伴。

前兩天和英國朋友一起去電影院看了電影《ted》。非常佩服自己的勇氣。因為跟他們一起去看,其實是冒著抓不到笑點,人笑我不笑的尷尬。后來發現其實還好,整部片子的點還算比較簡單,光是憨態可掬的泰迪熊滿嘴跑火車就搶走了影片大部分的喜感。
片子開始的時候,旁白說,世界上沒有任何一樣東西可以和一個小男孩的愿望一樣偉大——這種道貌岸然的臺詞讓你覺得可能進錯了放映廳。但后來話鋒一轉:可是誰都有長大的時候。從此,這部被無數網友說成是毀三觀毀童年的電影終于進入了喜劇階段。一切都從童年時候的天真美好變成了長大后的“屎一樣的生活”,就連泰迪熊的聲音也從小孩子變成了老爺們。
買票時候是否超過十五歲的詢問,說明這是一部地地道道的成人影片。除了里面臟話部分,看過之后,我覺得這也確實是一部跟小孩子沒什么關系的電影。影片想要表達的東西,除了博君一笑之外,更多的是讓成年人們知道,我們大家心中都有一只泰迪熊。這只熊就是我們的不成熟與孩子氣。很多時候,就像John一樣,那只賤熊就是你生活的一部分,你很難趕走他,也舍不得趕走他

每個小區里,都會有那么一個不合群的孩子,而這樣的孩子,更加需要一個像泰迪熊一樣的朋友。
前面很長一部份的劇情非常搞笑,以致于我一度笑到快岔氣。小男孩約翰因為沒有朋友,希望自己的泰迪熊能夠活過來和自己成為好朋友,結果他的愿望實現了,于是他們一塊過了很長一段快樂的時光,整整27年。
27年后,約翰找了女朋友,而小泰迪也變成了一個賤賤的成年熊,它每天吸著煙,喝啤酒,暴粗口,泡MM,在公園和美女合影時順便揩揩油,甚至跳到收銀臺上大跳艷舞~~~當然它只是一只熊,它希望永遠和它的約翰快樂的生活,看看碟片,喝喝小酒,打打鬧鬧。因為它是一只熊,它不用對它的“熊生”負責。
而約翰和女友的矛盾由此而生,女友忍受不了一打雷就嚇得發抖的男人一定要自己的泰迪熊陪著唱歌才能夠入睡(這一段相當的搞笑,我一直在納悶為什么泰迪可以有中指,而且不請自來就爬到男女主角的中間,雖然它是一只熊,也太搞了)并且和泰迪鬼混,蹺班,甚至從聚會上離開~~~于是他們分開了。
女孩都愛成熟的男人,希望他能夠疼愛自己并且有著成熟的思想

《泰迪熊》是一部幻想片,兄弟片,愛情片,瘋癲惡搞片,屎尿屁片,長不大的老小孩片,這些都不難猜到,但我唯獨沒有料到它還煥發著懷舊的魔力,而且懷的這么精準,這么溫馨,這么輕描淡寫卻又每一記都擊中心靈。
馬克?沃爾伯格飾演的是個35歲男人,算起年齡來是70后那一輩,和筆者不是同齡人,但我倆的童年卻沐浴在同一撥美國流行影視里。原因很簡單,大陸引進的很多美國作品總是比當地要晚上十來年,比如60年代末的《加里森敢死隊》在我國改革開放初期紅極一時,譯制于80年代末的《變形金剛》那一批動畫片80年代初就在美國首播了,《飛狼》、《霹靂游俠》、《電腦人》都在90年代才登陸我國熒屏,《星球大戰》、《奪寶奇兵》的旋風也在歐美刮了好多年后,才以譯制片形式席卷神州大地。
2002年20周年版《ET外星人》重映,筆者在影院看著數碼修復后活靈活現的ET,滿腦子都是十來歲那年,在剛開通的有線電視中初識這位大腦袋長脖子朋友的情景。電影首映的1982年,筆者都還沒生出來呢,如果要跟美國朋友一起懷舊,對方肯定得是70后啦。
隨著信息技術的發展

泰迪熊:2012推薦,我也想要有這樣一個朋友。
轉載請注明網址: http://www.kangshuodianzhi.org/zhonghe/vod-2097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