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4年上映的《后天》是一部具有重要意義的災難片,是災難片影史上的重要里程碑,也是21世紀前十年里災難片中的NO.1。
《后天》中有一系列令人匪夷所思的反向預言,包括溫室效應竟然導致北半球進入冰期,發生災難時美國人竟然往墨西哥反向移民等。
這些預言有的現在看來已成為現實,而有的則正為我們敲響著警鐘。
一、艾默里奇的災難片
羅蘭·艾默里奇是世界知名的電影導演,以擅長拍攝科幻災難片而著名。

真正喜歡這部電影的人是好萊塢很少制作高質量電影的原因,這部電影從一開始就很糟糕。
無數的龍卷風襲擊了一個西海岸城市,實際上人們乘坐直升機來近距離觀察。那是個聰明的主意。建筑物凍結和崩潰,但外面的人似乎沒有受到太大影響。
從費城到紐約的“步行”?而且是在創紀錄的時間內完成的。我很喜歡他們的先見之明,在這些場合都能使用南極氣象裝備。
帳篷能抵御寒冷,但帝國大廈卻不能??
非常典型的災難片,但是又比全球風暴好看太多,當看到影片開頭時,我想,又是會議hhh。誰都想不到災難會來的這么快,網球那么大的冰雹,很多股龍卷風,突然的驟雨,極速而至的嚴寒。男主是氣象學家,沒人相信他的推測,在災難還沒發生時,他的兒子去了紐約,但是災難自北開始發生的越來越快,紐約突然的降雨導致洪水,淹沒的自由女神像

影片不同于紀錄片的最大看點在于運用鏡頭述說故事,不能不佩服好萊塢導演講故事的能力,即使是一部呈現災難的影片,也讓作品有聲有色、有血有肉,以情節、事件寓教于樂。影片的敘事方式仍然是好萊塢經典的線型敘事,有理有據、有因有果、合情合理、絲絲入扣。影片開始,氣候學家杰克?霍爾(丹尼斯?奎德飾演)在觀察史前氣候研究后指出,溫室效應帶來的全球暖化將會引發地球空前災難。杰克博士在一次國際科學論壇上曾警告到場的政府官員以及美國副總統采取預防行動,在演講中他解釋災難會是由于溫室效應導致兩極冰蓋融化,融化產生的大量淡水將使得水溫、洋流和海水成分急速轉變,從而引發全球氣候的劇變,地球將再次進入冰川時代。美國副總統是以發展經濟和工業為第一目標的,在會上他質問杰克“災難會在什么時候來到”,杰克無法給出具體的結論,只能回答“也許是半年,也許到了后天就會發生”。但是美國副總統不但對杰克的研究結果大加駁斥,并且對他的建議不予以任何考慮。 就在這次集會剛剛結束后,有一位與杰克?霍爾博士相識的海洋科學家和他做了一次長

這部電影我們拋開任何藝術的名詞,只要一點,我們就應該熱愛這部電影。那就是環保。歷來美國電影總是喜歡在銀屏上制造大災難,外星人侵略,大洪水,火山噴發。我們何時都只是在銀幕上才感到環境的危機,看完電影便把剛才的那種擔憂拋到九霄云外了。后天是一部描繪比較真實的電影,希望能夠帶給人們更深的環保印象。僅此而已。
end

人類對自然環境破壞的災變,是《后天》這部好萊塢災難電影的警世反思,而震撼的視覺特效則賦予了電影以極近真實的觀感,自然之怒帶來的浩劫,當颶風席卷而來:當海嘯撲面而至,當冰雪的嚴寒不再給人以任何的喘息,絕望中仿若將觀眾也凝結為冰,但電影另一面用愛與親情的情感填充,則如一縷救贖的微光,暖人心房,電影并沒有用絕對的絕望塑寫悲情,而仍舊篤信著人類終有一天能與自然和諧共處。
《后天》巨匠之作的災難片 這個世界很公平
轉載請注明網址: http://www.kangshuodianzhi.org/zhonghe/vod-49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