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了《第九區》,這是一部文藝片,外星人是一個影射,不是科幻意義中的外星人。《第九區》不是一部科幻片,硬科幻迷如果把這部片子當作是科幻片,可能會失望。
科幻,最重要的是邏輯。在環境的設定上,作家或者編劇,可以天馬行空,比如你可以假設一個足夠稀奇的星球,足夠怪異的外星人,但是一旦環境設定完畢,就要按照正常的邏輯來發展。那種肥皂劇中的突然出現的小時候的舊情人,或者什么意外的神秘力量,對于硬科幻迷來說都是不可以容忍的。
==以下有劇透==
回到《第九區》,影片的基本假設是來了一群外星難民。他們獲得了像地球上的難民一樣的待遇——難民營,也獲得了像其他人類對待異己的常規策略——隔離,最終由于他們實在沒有利用價值,遭到了——驅逐。
好了,這也許是我們人類對于異己的常規做法,但是,這個假設錯了。因為人類本性是追逐利益的,所以其實故事是下面這樣的:
一群外星難民來到了地球。同樣的開頭。
但是,人類社會的中對于價值的定義,是稀缺。(謝謝,忘掉你政治課學的什么使用價值、剩余價值理論,越早拋棄它,你越有錢)

看了好評如潮,才確定要看看。
peterson到底還是玩慣大場面的主兒。最終達到的目的,卻是通過粗暴的視覺語言來完成。
一個巨嚴肅的命題,假借外星人的視角,讓我想起了《貧民窟的百萬富翁》。剛開始看的時候,靠,什么啊,簡直就是一個三流導演的外星題材的作品嘛~直到Wikus感染時,才漸入佳境。
直觀感受:
我們有時是尼日利亞黑幫,有時是MNU的工作人員,更多的時候我們以為我們是那些被采訪的對象:學者、教授、社會工作者、人權組織的人……,貌似可以置身事外妄加評論。大蝦的痛,只是我們的興趣或研究課題。直到最后,我們才發現大多數人都是Wikus。
我們每個人都是被現實、被強權、被金錢、被虛榮、被名牌、被物質、被名利……的病毒感染過的,而不知道“家”在哪里的人。
最爽的段落:Wikus機器人大戰雇傭兵
最溫馨的段落:克里斯托弗和兒子回家,尤其是小艇飛回大船的鏡頭。
最觸動心靈的音樂段落:Wikus逃到第九區的山頭上,那段幽怨、低沉的吟唱畫外音。
最最最窩心的段落:影片的最后一個鏡頭:Wikus變成大蝦后,手持飲料罐做成的玫瑰花。

先說些無聊的話,當然是題外話,第九區還是部不錯的以外星人為主題的電影。
發現今年的一些好片都很中國:
阿凡達是開發商與原住民,結果演成了一個童話故事,地球仍然是沒得救。
第九區貌似也是拆遷辦的故事,但最后釘子戶好自為之地走開了。
飛屋環游記給廣大釘子戶一個好建議:土地你拿去,房子是我的。
對阿凡達我很無感,但飛屋和第九區都是讓我抽泣不止的片子,我才發現我的哭點也不高。
不需要這么客觀地評價一部電影,若他讓你感動過,就足夠了。
之前的期待果然是值得的,今天剛剛看完,一下子不知道從這部電影中看出了什么,但目前心情非常沉重,是一部沉重的悲劇。
看了豆友的一些評價不免有些掃興。對于前二十分鐘我一直是持觀望態度,在猶豫該不該爛尾。因為是頭一次看R級片,主角有時我最討厭的蟲子形象,甚是惡心,人死的時候就像是一個西紅柿炸開了一樣,令人作嘔。但隨著情節的深入,我逐漸挺起了蝦仁,就像我看阿凡達一樣,恨不得人類死光光。好吧,這因該是導演的成功吧。

一個人蛻變成外星人的過程,看出了世事炎涼,看出了人間冷暖,看出了不同種族之間不可調諧的矛盾。一旦你春風得意,你就會眾星拱月。一旦你一落千丈,你就會眾叛親離。
沒有什么其他人會一直支持你,你能靠的只有你自己。甚至連主人公那一絲微不足道的愛情也拯救不了他的命運。
至于那三年之約,導演想告訴我們其實還是有希望。可是真的有嗎?就像哪朵黑色玫瑰一樣,漸漸凋零了把。
人類的貪婪自私勢利和外星生物的善良形成了鮮明的對比,這樣的種族還有什么希望?

沖著單兵機甲去看,卻發現片子很有內涵。
紀錄片的形式,以前看科幻小說的感覺都泛上來了。
看歐美科幻,也包括曾經愛看的科幻雜志,更多的是探討人性的未來意義。在加入各種科技元素之后,政治,種族,道德,行為等等,都在一連串的連鎖反應中變異。銀河漫游指南即使看起來如此夸張和無厘頭也有著別樣的邏輯,科幻作品隱喻了現實才可以被稱作是最美好的科幻作品。
D9不是星球大戰那樣的片子,它走了另一種風格。星戰是全架空的片兒,只要完善的邏輯,其實不需要什么地球背景。而地球背景越多就越難以把握其人性角度。如果星戰的陰謀論類似于國家之間的戰爭,D9就是順應了趨勢反映了地區性的種族主義沖突,或者美國人所稱的反恐。
在中國,上海人愛外地人,在地球,中國人愛韓國人愛日本人愛歐美人,在宇宙,地球人會愛上什么人呢?也許根本就是一個道理。
剛開始你恨他們,最后你成為了他們,卻無法繼續恨自己。鳩占鵲巢在先,卻是你的盛情相邀,之后罪惡的地球人屢屢背信棄義,也無法不稱之為情有可原。
我們都是地球人,幾乎是一切原罪的代名詞
《第九區》荒誕、黑色、暴力、唏噓
轉載請注明網址: http://www.kangshuodianzhi.org/zhonghe/vod-72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