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部電影就是理想中的戰爭片。有宏大的真實戰役背景,有比任何編劇編寫都精彩的戰役進程,有全景展示交戰雙方的全面視角,有精細考證的道具裝備,等等……和虎虎虎一樣。現在到以后恐怕都不能再見到這樣全景展現某次戰役的影片了,以后出現的最多是類似于珍珠港那種從小人物投射大戰役那種影片。片中將很少出現指揮戰役的高級將領。其實我倒是很欣賞那種將領+開會那種模式,畢竟戰斗場面這種東西還是屬于外表的,一次戰役究竟怎么進行,指揮官之間那種智慧和意志的較量更加吸引人。遙遠的橋中還是比較全面的塑造了美國,德國,英國以及波蘭參戰的這些中高級指揮官,而且幾乎都是真實人物。唯一虛構的一位101空降師的上校,驚喜的發現竟然是Jack Geller。很多人批評這部影片情節比較散亂,主線不突出。其實這也是為了全景展現戰役無法避免的。本身市場花園行動就是一次紛亂復雜的作戰行動,涉及到三個國家的軍隊聯合行動,空降部隊需要地面部隊層層推進來進行增援。影片已經通過霍洛科斯,布朗寧等諸多將領竭力向觀眾闡述這次戰役究竟如何進行

優缺點都很突出。優點在于視角全面、過程詳細、刻畫真實、道具考究、高成本大場面。缺點在于太細碎冗長,缺少觀賞趣味性,說這是一部未經剪輯的作品也未嘗不可。
查了一些相關資料,簡要對市場花園行動進行一下梳理。
戰略背景:歐洲戰場后期,盟軍形勢一片樂觀。蒙哥馬利制定繞道后方,攻擊德軍腹地的計劃,企圖在圣誕節前結束戰爭。
戰術設計:先遣空降兵到達指定區域以占領Eindhoven(美101師), Nijmegen(美82師), Arnhem(英空1師)三座橋

艨艟別三島。諾曼底,千帆競渡,六軍橫棹。南北二師冠飛將,西西里事重蹈。爭意氣,哪管算廟。自詡神兵從天降,下荷蘭,黃龍欲直搗。提勁旅,卜難料。
萬朵奇云破殘曉。阿納姆,孤軍困獸,天荒地老。步卒無計驅血肉,枉填獨逸虎豹。待援兵,眥裂首翹。咫尺天涯已泡影,旌旗漸遠楚歌漸杳。橋下冢,魂未了。
決定水一篇評論,和[對《兄弟連》的評論]一樣,其實這是一篇相關地點記錄。因為先在BoB的那篇評論里面記錄了,但其實以下地點和這個電影更緊密,所以就Ctrl+C一下哈哈哈哈。
正好就住在阿納姆附近的村子里,去年看過《兄弟連》后對相關歷史感興趣,才又看了《遙遠的橋》,于是后來去阿納姆的時候當然就要去實地看看在差不多80年后,這些地方都發生了什么改變呢?
Ede地區
1. Ginkel Heath
地址:直接Google Map搜此地名
這里是一個自然保護區

空降兵好像水母
士兵從住在荷蘭的孩子處得知路上有坦克埋伏 但主帥不想讓計劃有任何影響 于是掩下情報 但正是這個埋伏讓盟軍坦克和士兵傷亡慘重 幸虧有空軍投彈炸掉埋伏才能勝利
由于通訊設備原來只在干旱的沙漠中使用過 從沒有在潮濕的環境里接受過檢驗 所以它們在荷蘭全部失靈 飛機投下補給物資時大多投到德軍占領區域 英軍第1空降師只能干瞪眼
奪橋的最佳方法是奪取兩端 我需要有人帶領士兵劃船過河 他要夠頑強、夠經驗、還要夠笨 船那面有消息嗎? 我們確知它們會浮 其他一無所知 不知有多少艘、有多大 而河流很寬 水流也湍急 若有更多好消息我樂意相告 船來了是劃艇
他們占領奈梅根橋 向阿納姆挺進時坦克部隊停下 因為長官說不能讓坦克開道 必須等地面部隊
醫生建議德國人收容受傷士兵 他們撤退 德國人同意了 醫生牧師自愿留下 為保險 長官命令受傷士兵佯作防御
撤退時查點人數發現一萬人的空降師只剩下不到兩千

《遙遠的橋》:盟軍最大失敗案例,二戰戰爭電影扛鼎大片
笑獨行解題
《遙遠的橋》(A Bridge Too Far,奪橋遺恨、英雄冢、鐵甲銅連、鷹掠戰士,美國、英國,1977)
二戰戰爭電影永恒經典大片。理查德?阿滕伯勒(Richard Attenborough)代表作。根據愛爾蘭作家同名非小說作品改編。全景式演繹世界戰爭史上規模最大、號稱“市場-花園行動”的阿納姆(Arnhem)空降戰役的全過程,突出表現盟軍空降兵的困窘遭遇和悲慘命運:英軍第一空降師被包圍、得不到補給和增援,八成將士有去無回,波蘭軍第一空降旅在空降中和渡河時成為活靶子……結果為盟軍在付出兩倍于德軍的傷亡代價后下令空降部隊撤退。盟軍最大的一個失敗案例。“一座太遠的橋”,異想天開與急切冒進的沉重代價,證明所謂德軍已喪失戰斗意志的說法純屬謬論。宏大壯闊,真實豐富,鞭辟入里,淋漓盡致
曲折莫測的劇情片 遙遠的橋:大義、權威、面子、命
轉載請注明網址: http://www.kangshuodianzhi.org/zhonghe/vod-2962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