丹澤爾華盛頓為什么能成為影帝,在這部電影里的演技確實配得上奧斯卡小金人了,不過他倒不是我想要主要說的對象。這又是一部容易讓人因名字而誤會的電影,本以為是一個無聊的政治類型電影,無非是講美國政治黑暗的那些東西,不過我好像又錯了......雖然電影確實是說了這方面的話題,選舉的被操縱等等,但是我注意的卻是另外的東西,兩個完全被操縱的傀儡的斗爭。更令我印象深刻的不是主人公本(華盛頓),而是肖。肖是一個讓我很感動的人,從他和本的對話,從他臨死前的堅定和微笑,我真的很感動。就像本說的,頭腦也許被操縱了,但是某些東西,某些深深埋在心底的東西是永遠無法被操縱的,而那里才能找到自己,而肖選擇了死也許正是因為他的內心深處是無法操縱的。肖說他不配那塊獎牌,但是我覺得到了最后他的死使那塊獎牌已經配不上他了。反觀自己,我們沒有被植入這種那種的高科技的芯片而被控制,但我就能說自己不是傀儡嗎,自己不被控制嗎?而我又有勇氣去打破這種控制嗎?
http://momoran80.spaces.live.com/blog/cns!82DB55E8F0D514E6!3958.entry

2004美國劇情片《滿洲候選人》,又名《諜網迷魂》,根據1962美國同名電影改編,全球累計票房9610萬美元,定級R,豆瓣評分6.8,時光網評分7.1。
本片可以稱作是《記憶裂痕》+《731》的混合體。軍人們被洗腦、被抹去記憶、努力拼合記憶碎片,很像《記憶裂痕》。軍人們被植入芯片被操縱成傀儡,活體實驗讓我想到了《731》。
2004版以1962版的催眠設定和政治競選為基礎,對故事和角色進行了大刀闊斧的改編。
1962版的男主被催眠為殺手,其繼父為總統競選人,隊長為偵破者。2004版的男主為隊長,既是偵破者

何塞·巴勃羅·坎蒂略出演,《滿洲候選人》:乏力的綿軟批判
轉載請注明網址: http://www.kangshuodianzhi.org/zhonghe/vod-1895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