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久沒看過這么好笑又帶給我這么多思考的電影了,在我看來,不受外來文明影響的布須曼人就代表著人性的善良、可愛、溫暖和自由,看了電影,我覺得人類的現代文明不是進步,只是與以前不同罷了,以前在我身上總有一種人類的優越感,而現在我越來越感到眾生平等,甚至有些時候感到悲哀,只是作為人類的自私讓我有了偏見。

就像純真的孩子,在疑惑“皇帝為什么沒穿衣服”一樣,天真的Xi 也在感嘆,“上帝們”的世界實在太奇怪而瘋狂了。
從原始社會到信息時代,我們看似掌握了前所未有的工具、技術、資源與文明,卻也伴隨著罄竹難書的爭斗、欺騙、殺戮與黑暗。但總還有一些純真而美好的東西沒有丟失,比如“愛”。
科學與倫理;生產力、資源與社會制度。這都是太大的命題。
但
1. 懷念所謂原始社會、伊甸園里的公平與純潔,是沒有意義的。就像只記得懷念童年的無憂無慮,不想長大一樣徒勞。
2. 我依然相信人類的前途與未來。

真的很好笑嗎?我不覺得,很奇怪有人看了一遍又一遍。其實這部不算典型的搞笑電影,沒有純粹的搞笑,在日常中發現的笑料而已。

開頭土著人的生活以及可樂瓶對其的影響很有啟發性,還瓶之旅很搞笑,沒有無厘頭,沒有刻意做作,沒有特效宣染,一部很純粹的、很平淡新奇的、很值得再看的一部輕喜劇,沒有油膩的炸雞,沒有厚重的漢堡,只有順滑可口的巧克力奶!

“土人在自己的世界中隔絕的生活或者嬉戲,對外界的汲汲與繁忙一無所知,即使戰爭也只是在卡拉哈里的邊緣進行.................外界的人會魔法,他們能讓東西跑或者飛,但他們不聰明,因為缺了那些東西之后他們便無法生存。”剛開始看到著些番外話之后就覺得這是部好片。文明人類根本就不懂得怎樣才是生活,我們早上起床,上班,下班,睡覺。好像生活都被模式化一般。假期旅游看見藍色的天清澈的河都會驚喜、激動,我們只是一群生活在單調的水泥森林里的人,我們都很聰明,想要計劃或者說算計一切,有著很多能夠玩的朋友,可是晚上到來時誰沒有靜靜地想過為什么“我”在這個世界這么孤獨?也許你身旁還睡著一個人,但是你覺的這個人根本就不懂你內心里到底在想什么。天亮了,你又重新換上了職業的面具,演繹著另一個“你”。
就像在微博中有很多色女,讓人舉得她很放蕩,在我看來這只是一種發泄自我、釋放自我的狀態。“我”可以說成是我,也可以是“你”。我只是在和你擦肩而過的時候想看到你的微笑,奢求一句“hi”

好的電影不獨能娛人,還能引發思考。非洲沙漠中如今還過著原始部落生活的卡利亞里人,在給社會學家一個絕佳范例之外,他們的自由、少慮、快樂與不遠處的都市人生活的對比恰能讓人反思生活的意義。伴隨現代高度人類文明的復雜的價值和繁復的約束,是普適的,還是特點于某種文化的?(否)原始人的那種“簡單的快樂”是否會不可避免地演進成復雜的文明?(否)文明的發展多大程度上依賴其環境?發展程度差異極大的人類社會為何還能相互理解和溝通?(智力基礎和情感)
即使單純作為喜劇,這部電影也很成功。動物學家、機械師、記者、土著人、叛亂分子在嚴酷仍不乏生機的非洲戈壁上共同參演的奇遇記。機智精干的動物學家在美女記者面前緊張吶拙、笨手笨腳,實為看此電影的一大樂事。

【上帝也瘋狂】近乎完美!文明≠進步≠好生活
轉載請注明網址: http://www.kangshuodianzhi.org/zhonghe/vod-3317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