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9/10 我愛了!
首先來說構圖,很多畫面都是可以拍畫報的水平(譬如整裝待發的“越野車男孩們”),很多大遠景直接可以截圖做壁紙(我已經截好了哈哈)
再來說場面調度,滿滿的英倫風撲面而來,色調也是田園質感(不知為何我想起了05版傲慢與偏見),每架飛機上都有獨特的圖案(相互映襯,同時也使冰涼的機器變得生機勃勃),導演把戰爭片拍得非常怡人
然后是劇情,總體來看張弛有度(雖然有很多美景,但其實無時無刻都透露著戰爭的緊迫感和危機感,執行任務過程的焦急感讓人身臨其境

電影里的主要人物刻畫的非常棒,飛機上每個成員都讓人映象深刻。好的小說必定有讓人記憶深刻的形象,可以是人也可以是其他的東西,這點電影跟小說一樣。給我印象最深的是機長,沉著冷靜,掌控全局,在飛機上機長就是大腦,沒有冷靜的大腦,他們不可能完成任務并且活著回來,而一個好的leader是讓人能夠信賴的,我看電影的時候就有這個感覺,當機長一次又一次冷靜沉住的下達一個個命令時,我腦海里就在想,有這么一個老大真好。
電影場面絕對勁爆,用了大量實機拍攝,起飛前在機艙里的準備工作,轟炸機起飛,遭遇戰時的指揮等細節極大的加強了本片的專業性和真實性,有很強的代入感,仿佛自己身處飛機之中,不看介紹真難相信這是1990年拍的電影。看完這個基本能讓觀眾了解二戰時空戰是怎么打的了,可以當做科普片。
開頭是好萊塢拍戰爭片一貫的手法,派對,插科打諢,make love,表現出美國人略帶痞氣的樂觀精神。雖是老手法,但變現的恰到好處,把每個成員的性格特點描寫的很到位,而且不拖泥帶水。
結局戲劇性的的著落,雖然能輕易猜到結局

這個居然是真實的事件。
轟炸機機組的戰損率,是美軍各兵種中最高的。
1943年,能活著離開戰場的幾率只有三分之一。
戰爭結束,盟軍共有5W多空軍士兵陣亡。

看了朋友的介紹和電影片段。對里面這首詩句有感觸,試譯一下
An Irish Airman Foresees His Death
愛爾蘭飛行員預知了自己的死亡
I know that I shall meet my fate
我知道我將要直面我的命運
Somewhere among the clouds above
就在那交疊的云層之上
Those that I fight I do not hate
我與之戰斗的不是我痛恨的人
Those that I guard I do not love
我予以保護的不是我深愛的人
My county is Kiltartan Cross
我的家鄉叫Kiltartan Cross
My countrymen Kiltartan's poor

最好的戰爭片是看了之后讓人覺得打仗很無聊的。比如鍋蓋頭。或者是讓人覺得很荒謬的,比如全金屬外殼。或者讓人覺得自己鐵定是炮灰的,比如斯大林格勒,等等,等等。。。
次好的戰爭片是讓人大大惋惜那些陽光正太的。孟菲斯美女號就是這么一部。美國人天性樂觀,他們不會拍一群大好青年怎么在第一次處女戰役中被炸上了天,而且他們的觀眾不喜歡看悲劇。所以美國人堅決不會拍出斯大林格勒那么絕望的片子。他們就選了幸運的不能再幸運的孟菲斯美女號機組。
不過里面葉慈的詩寫的不錯:I fight with ones I don't hate, I fight for the ones I don't love。最后自己解釋,說白了就是年輕人總有作炮灰的愿望。老天爺在里比多里摻雜了自我毀滅的因素。
于是大家發明了個詞:SNAFU = Situnation Normal, All F**ked Up.....這是最可愛的臺詞之一。
所以還是放松心情,來欣賞男孩子吧。這片子里有無數未來的型男,X-generation的新寵。當然這幫當年的粉嫩正太現在都成大叔了。但那個時候的男孩子自有其單純可愛的一面,在跑道上活蹦亂跳的象群動物一樣健康吵鬧
《孟菲斯美女號》無限回味的動作片 《泰坦尼克號》里的反派未婚夫
轉載請注明網址: http://www.kangshuodianzhi.org/zhonghe/vod-1466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