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片中有一幕,劉德華站在胡軍面前,感覺他真的是好小的一只,是胡軍太壯碩了?看劉德華現在干瘦的樣子,感覺他體重似乎只有110斤左右似的。而且看此片時,我會不停想起前一陣兒在某人寫的八卦長微博里關于劉德華的那些八卦,尤其是他和林家棟的那條。回想過去這些年,我看的劉德華的電影里,幾乎都有林家棟的身影。這二人頗有“你若不離不棄,我必生死相依”的架勢,看來在娛樂圈里可能還真是只有那些永不見天日的奸情才是真愛。偏偏在這部電影里,這二人還有大量對手戲,實在讓人浮想聯翩。話說我對劉德華的感情還真是一波三折,上中學時超喜歡他,上大學后特煩他,這兩年又開始喜歡他了,只要是他主演的新片兒,幾乎都會看。尤其是聽說了他和某些男演員的八卦傳聞,我對他更有好感了,他在我眼中的形象變得更豐富且更有人味兒了。此前曾覺得他就是個特沒勁的工作機器,好像都不會談戀愛似的。
要說本片我最想吐槽的是片中的大反派之一胡軍似乎也混成資本家了,在香港這樣高度發達的金融中心,一次接一次搶劫運鈔車,用這么笨的方法弄錢實在有違常理

明哲保身,出自《詩·大雅·烝民》:“既明且哲,以保其身,夙夜匪懈,以事一人。”解釋:明智的人善于保全自己。現指因怕連累自己而回避原則斗爭的處世態度。
看見呂明哲,首先在記憶中出現的是另一個劉華的經典角色——劉建明。而且他們的“志愿”也十分相似。劉建明:我想做個好人。呂明哲:我要做個好警察。再看他行動時的一板一眼,頓時覺得有那么一點“不和諧”。取名“明哲”,卻不明哲保身,而是事事講原則,步步按規章。主犯大搖大擺出現在警察總部,因為手上沒有任何有效的證據,他也只能握緊憤怒的拳頭強忍不法之徒的挑釁。這樣的一幕,在以往港產片中不可能出現過(據我所知),我能想到的套路就是沒證據也先關他48小時再說。除了震驚之外,只有另一部片中的一句臺詞在我腦中閃現:”差人做到嘅嘢,其實好有限嘎咋!“但盜賊的思維再次刷新我的價值觀:”做賊的朋友告訴我,要相信法!“法律不僅保護無辜的人,也保護了濫殺無辜的人,這個現實的確客觀存在,而且很不幸地,很難改變。
呂明哲當然明白這場智勇角力中的大BUG

這個時代的表述,早已過了人只分好壞兩種的年代。
這也符合人性的復雜,電影把這點表達得很好。
但,太亂的電影,永遠是不討巧的。
黑老大的半道換人,林的跌宕起伏最終被路人撞死,劉的怎樣都不死。
中間的怕輸不怕輸的坑,小時候柔道對決的坑等都也沒填上。
總體給的感覺就是亂得不行,整體的表達不順暢。
當然,大部分場面做得還是很不錯的。
總之,可以看看,卻離成為經典太遠。

《風暴》有如其片名,瘋狂、勁爆,過火的打斗,連環的爆破,不斷升級的大場面,把同是安樂出品的《寒戰》等影片甩在了背后,類型特征鮮明,看點足、賣點準確。
電影里的惡人膽大包天,胡軍飾演的悍匪只為刺激好玩,呂良偉飾演的大佬純粹是想發泄一把、報復社會,正是如此匪夷所思的犯罪動機,他們把香港搞了個天翻地覆,這只能叫做“瘋狂”。
至于勁爆,劉德華把自己當成龍來用,樓梯大戰的動作設計和鏡頭抖動看得人心驚膽戰。怎么撞、怎么摔、怎么槍林彈雨都打不死,反派主角的林家棟也毫不遜色

看了劉德華的《風暴》,將警匪片的槍戰戲、爆破戲拍出了戰爭級的排場,這是此片最值得稱道之處。但過于追求形式,也就失之空洞,排場大,不見得能讓影片大氣起來。正派的立場不堅定,反派的殘忍很飄忽,友情很脆弱,愛情很糾結,親情很虐心。敘事上想扯的太多,可每每又淺嘗輒止,鎩羽而歸,劇情反轉沒反成,立意深刻沒深到,整部影片給我感覺就是氣韻不暢。袁錦麟編劇是把好手,做導演稍微有點“眼高手低”的感覺,本片大致屬于“心有余而力不足”的誠意之作。

近年來香港的警匪片越來越趨向于視覺效果,槍林彈雨卻似乎讓我感到更加不真實,加入了很多爆炸的場面,甚至是地陷。有時候我會這樣覺得,為了抓幾個疑犯,卻犧牲了一大批的警員,有時候還連累了一大堆無辜?就像喝酒開車,嚴重違反交通規則,為了掩滅個人的錯誤可以罔顧別人的生命,自私真的是每個人都會有的。賊變好人,警察變成知法犯法,現在的警匪片究竟想要表達的是什么?
正與邪,是與非,就在一念之間。

風暴:史上火力最猛港片,炸掉中環
轉載請注明網址: http://www.kangshuodianzhi.org/zhonghe/vod-919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