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末去看了電影《傾城》,太棒了!震撼、幽默和感動,黃宏拍得好,黃覺演得好。災難片充滿了黑色幽默。感動人心,有幾處還觸動了觀眾的笑點,全場笑聲一片,END時場內響起了熱烈掌聲,很多人眼里噙著淚水!國內難得的佳作!
故事描述了一個警察(丁勇岱)因為放跑銀行盜竊犯(黃覺)被貶成了落魄的片警,時刻惦記著抓捕逃犯歸案,一雪恥辱。地震前夕逃犯潛回原籍,就此展開了一場追捕大戰,然而災難來臨了,雙方角色互換,反角逆襲,在災難中從爭斗到相互幫助,甚至警察還被逃犯的英勇行為所感動,在救災中各自完成了自我救贖的過程。怎么似乎感覺到了一點斯德哥爾摩效應的味道!
千萬別以為黃宏就會演小品,他確是個會講故事的好導演,緊張的追捕場面好似美國大片重現,看到前一刻還在唱川戲的兩個演員挖出來時緊握著掰不開的雙手,你不得不感動流淚。當逃犯穿上警服,眾人擁戴他為搶險指揮,在他曾經盜竊的銀行金庫前如數家珍的指揮眾人挖出現金時,觀眾笑聲一片,讓你不得不佩服他將黑色幽默發揮到了極致。
黃覺的表演為影片增光添色

第一次看這樣近距離的災難片兒,剛看題目,我還真以為是林心如又一愛情片兒呢,結果是以四川地震為背景的片兒。個人覺得警察與罪犯這層關系比較緊湊和耐看,林心如就是個打醬油的,在片兒里跟黃覺飾演的罪犯格格不入的感覺,人物設置好牽強附會。其實哦,這五洲酒店的老板娘的角色還演的不錯,片中還有幾個李伯清似的笑點。要說這片兒給人感動,也就是最后這位警官臨死之前與罪犯的對話還算觸動人心吧~

《傾城》,聽之更像一個取景柔美、敘述凄美,以英雄和美女為主線的愛情電影,而影片卻是以地震中頃刻坍塌的城市及廢墟為幕景,通過敘述刑罰與人性、職責與倫理、時間與生命等充滿戲劇張力的范疇,展現的是“人性的不完美”在法律與本能、社會與倫理之間糾結并選擇,進而迸發出震撼心靈的“傾城”之美。每個人都在艱難的實現著固執的自我,或因夢想,或因信仰。五年前銀行盜竊犯劉川在刑警王老石的手中逃脫,因此刑警王老石也被下放到派出所變成民警王老石,但職業使命與內心尊嚴驅使其近乎偏執的把抓捕逃犯作為自己生命中的唯一目標,他的帽子、鞋底時刻存放著逃犯劉川的照片。而此時劉川卻已冒險潛回熟悉的小城,因為他始終無法釋懷對女兒的愧疚(因其嗜賭而延誤治療,讓其發高燒的女兒變成了聽障兒童),此時劉川承受著刑罰與心靈的雙重煎熬,但一個人可以逾越法律、罔顧懲罰,但卻無法掙脫原始的情感牽引。
小城,逃犯劉川與警察王老石不期而遇,二人展開生死追逐,但在王老石抓獲劉川的瞬間,突發地震,城市轟然傾塌

無意中知道有這部影片,友人推薦的。
講述了一位警察和一位搶劫犯的故事,以及二人救人,搶劫犯化身英雄的故事。
人性很多時候就是這樣,很多時候不由自主,有多時候我們能自己控制。
這是一部值得推薦看的電影,在你煩躁的時候可以看看,真心的很不錯。用心的眼神,用心的表演。把小人物的悲歡離合表現的淋漓盡致,小人物也有偉大的時刻。

看起來挺有意思的電影,劇情不論,我看了兩分鐘,覺得黃宏導演在電影鏡頭藝術的處理上還有很多功課要做。
第一個鏡頭是從左到右的跟鏡頭,追蹤逃犯的在大街上的移動,不過介紹背景的字幕處理得相當不好,居然是和人物反方向移動,而且位于畫面中間位置,使人眼花繚亂,在看字幕的時候遺失很多畫面信息。不如在進入畫面之前用淡入淡出幾秒鐘就可以把字幕先行呈現。
第二個鏡頭是警察,字幕的問題同上。而且警察移動的方向是從遠到近,這與第一個鏡頭脫節。不如也用跟鏡頭,方向從右到左,可以顯出與逃犯的連系,增加緊迫感,也能和第一個鏡頭形成方向上的呼應。
用音橋引出第三個鏡頭,一個男人在唾沫橫飛做廣告。用wide angle扭曲主體的特寫。完全沒問題,不過男人在說最后一個詞的時候可能是表情最豐富的,卻切到了遠景,效果馬上大打折扣。
第四個鏡頭逃犯看舞臺,模特完全失焦,中間還有一個莫名其妙的跳切。除非有特殊目的,一般來說跳切在電影中很少用,否則顯得很突兀。這里我看不出有任何必要。

爆款犯罪片 法律與本能:廢墟中的“傾城之美”
轉載請注明網址: http://www.kangshuodianzhi.org/zhonghe/vod-1052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