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可能是One-off,大部分國外媒體和網友都對拍第二季比較悲觀,畢竟屆時預算,演員檔期都是難題。昨晚復盤了一遍劇情,數下來至少還有6條主線不光沒有收尾,甚至都沒像樣展開:1. 母子重逢引出的Lis部長與美國當局的關系;2. 懸而未決的北獅計劃與潛在的中東乃至全球核危機;3. 埃菲生死不明,同樣不明的還有輕騎兵的幕后老板,輕騎兵和SB等利益集團的糾葛;4. 蜜汁逆襲的Anatol和自衛隊接下來何去何從;5. 越南人到底是什么來頭? ;6. 俄羅斯情報機構的動向。由于第一季盤子鋪得太大

1983年,一批有理想的青年在美國中情局的幫助下,借助爆炸案鏟除了反對勢力,團結波蘭,順利上位,拯救了在蘇聯軍事壓力下瀕臨滅亡的波蘭。然而這群人在治理國家的過程中依然走入了極權的漩渦。這群借助爆炸上位的人,也許是處于內疚,紛紛收養了爆炸案中死亡的反對派的孩子。
20年后,這群孩子得知了真相,成為了恐怖分子向自己的養父母復仇。(一群小屁孩膚淺的報復而已。)這部劇真正精彩的部分全都藏在了背景里。
蘇聯的力量急劇衰落,不再是主要威脅了。此時波蘭高層也暗地里發生了分裂

本文分成三部分
1、按照時間和分集整理劇情。
2、分析本劇的核心秘密——83年陰謀的前前后后。(但因為我現在還沒想明白,等整理完了時間線和分集劇情再寫這部分)
3、出場人物簡介。因為集數少,出場人物又有點多,我看著看著有點臉盲和迷糊,做一個有頭像的簡介給同樣臉盲的朋友們。
寫在前面。
可能是因為題材和拍攝國都比較冷門,這部劇的簡體和繁體官方字幕實際上都有些問題,有些翻譯會給觀眾理解劇情造成一些麻煩。
這里為了避免混亂,還是以英文版和波蘭文版為基準,參考了我能看懂的日語字幕

鑒于豆瓣下面的評論往往是劇情梗概,所以這里也不費力介紹劇情了,這篇評論應該是很少或基本沒有劇透的,只是談一些編劇的敘事手法。
故事設定在一個帶集權色彩假想中的波蘭社會,但卻并非完全意義上的空想,而是基于現實的聯想與映射,個人覺得這其中最出色的部分不在故事情節或敘事手法,而是對整個故事所處環境與歷史背景的構建與描摹。因為故事發生在假想的世界或者環境里,其內在故事邏輯與人物行為又都必須要受這一特定背景制約,觀眾在看劇之前并沒有基于現實的生活經驗和歷史知識以為憑籍

于公眾號“影探”ID:ttyingtan
微博:影探探長
作者:表姐
轉載請注明出處
這是表姐第一次。
第一次看完片子,覺得自己太膚淺,太沒文化。
這部片子,你得再配本書,才能徹底看懂。
什么書?
喬治奧威爾的《1984》。
因為它倆都講了一個主題。
一個今天極其罕見,一不小心卻又會卷土重來的主題——
極權。
極權到底有多可怕?你我都未曾經歷過。
但好在,還有這個寓言讓我們保持了警惕。
1983
這是網飛出品的一部波蘭劇。
和他家一貫的大尺度、玩黃暴不同,這部劇竟然異常地...
嚴肅。

“1983”口碑經典!1984的前一年
轉載請注明網址: http://www.kangshuodianzhi.org/zhonghe/vod-7492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