與《與瑪格麗特的午后》的午后,真的很溫暖。
我常常感慨人與人之間的藩籬如何牢不可破,有的人,你認識他幾十年了,仍然停留在熟人的位置,有的人,只需一句話,你便立刻知道他可以成為你的朋友。人與人之間靠什么溝通是最有效最便捷的?到底什么樣的道路在你和我的心靈之間能構建起最短的橋梁?我想,是精神方面的東西,也許是人之常情諸如同情,也許是藝術諸如音樂文學之類,而在多少文學著作和電影里我們看到的,是書,是書,在最快的時間里,將兩顆原本陌生的心一下子拉近,對男和女來說,那就是墜入愛河的開始。比如《包法利夫人》比如《朗讀者》等等,不勝枚舉。
可是這部電影,《與瑪格麗特的午后》,主角不是俊男靚女,男主角是一個有些愚笨常被他人嘲笑的中年胖子,女主角是一個滿頭銀發九十多歲的老太太,他們在一個陽光明媚的午后,在綠意宜人的公園,在十九只鴿子自由啄食的地方,一張長凳上相識,老婦人讀著加繆的《鼠疫》-------哦,這本書是一本探討高尚責任的著作,絕對與愛情無關-------愚笨的胖男人聽著,想象著鼠疫橫行的畫面

大鼻子情圣在電影里變成不識字、跟貓碎碎念、有一個奇葩老媽的飯店員工 Germain,路過公園的長凳,與學識淵博的九十五歲老太太聊鴿子,提到有只鴿子叫 Marguerite,老太太曰自己也名 Margueritte,只是多了一個 t。原來是老太太的父親大字不識、上戶口時拼錯名字,老太太的母親因為恩愛,將錯就錯。Germain 表示羨慕,因為自己連父親是誰都不知道,自己的母親也不愛自己。
后來 Germain 在女友想要孩子的時候說:我一無是處、目不識丁,能給孩子帶來什么呢?女友:愛啊

忘了當時是什么機緣看到這部電影的推薦,在豆瓣養馬場待了許久,名字是我喜歡的。
看罷,幾絲悲傷,幾絲開心,許是另一種慰藉。法式的浪漫優雅與孤獨在影片中盡顯,在景色布局中,在內容設置里。
人生總是很多時候,和解好像總是和死亡慢半拍,男主也遭遇了,幸運的是遇到這個優雅的太太,溫溫柔柔的對話和讀書,讓他有機會繼續和這個世界的自己去和解。
影片有衰老,有無奈,有殘酷,有輕率,即便是負面詞匯的堆積,更深的內核始終以溫暖和愛溶解現實的寒冰。總有人在關系中尋找愛感受自我價值,原來啊,愛

It's not a typical love affair
But "love" and "tenderness"
Both are there
這不是典型的愛情故事
但愛和溫情都在那里。
Named after daisy
She lived amidst words
她以花為名
一生都在文字中徜徉
Surrounded by adjectives
In green fields of verbs
形容詞環繞于周
動詞像野草一般瘋長
some force you to yield
有些令您不快
But she with soft art
Passed through my hard shield
但她卻溫柔地植入了我這塊硬邦邦的土地
And into my heart
和我的心

一個女孩子告訴我,她一共是三兄妹,她最小,上面還有2個哥哥。
以前她還會給父母錢,直到現在,她已經不再這么做了,哪怕別人說她不孝敬。
因為不管她往家里拿多少錢,都不夠爸媽去填補兩個哥哥的坑。
作為女兒,她心疼父母,畢業省吃儉用下來的錢都存給父母了。
只是,父母反手就拿她的錢都貼給兩個哥哥結婚蓋房子了,哥哥們賭輸了錢留下一屁股債,甚至連他們倆人結了婚、人情往來的錢,父母也找她要。
有一天,父母找她要錢,說債主都找上門來了,那時,她的銀行卡余額不到200塊錢。
她醒悟了:這種錢
全片的節奏很慢,很適合午后喝著咖啡細細觀看。“最后大家都會像被拋棄的小狗一樣在母親的墳前哀嚎”這句話真的有觸動我,男主母親死去那個全劇毫無隱藏愛意的擁抱,果然這就是逃脫不了的人性,男主真的很愛媽媽,所以也很恨媽媽,直到手里拿著母親遺物里的臍帶,他才確定媽媽是愛她的,他是可悲的也是幸運的。

【與瑪格麗特的午后】不管你是多么的失敗,你都是值得被愛的
轉載請注明網址: http://www.kangshuodianzhi.org/zhonghe/vod-3328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