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為喜歡看驚悚恐怖類電影的人,不覺得這片子有太多過人之處。
沒有人像我一樣,覺得這片子冗長得有點過嗎?
當然,冗長的過程中我承認還是覺得很緊張的,有驚悚片的感覺,而且超級期待結尾。是的,冗長的片子可以有個令人叫絕的結尾的話,是完全對得起它的冗長的!比如《萬能鑰匙》。
沒想到。。。結尾真的壓不住全片啊親們,而且這個壓不住的結尾還拖了那么長,anna媽媽跟受傷警察嘮嗑那段,真的有必要拖那么長嗎??聽到哨聲后黑屏。。。黑屏本來表示非常干脆有力和富有懸念的收尾,但放到這里不明白有什么意義,用腳都想得出肯定救出來了唄。
旁枝末節的東西說得太多了,雖然成功營造了各種緊張氣氛,但結束后想想有點暈。什么神父啊迷宮啊自殺少年啊,關系不大,還把片子搞那么長。too much!!!
另外片子好像還涉及宗教,但是只是蜻蜓點水,也沒有說透。
值得人看2個半小時的電影實在太少了。好的驚悚片不在于長,而勝在影片節奏!緊湊的劇情!干凈的結尾,如果是出乎意料的結尾就更好了!
我看到評論里有人深刻分析父愛啊人性啊啥的

《囚徒》看似講述了一個破案追兇的全過程,在劇情的不斷推動下,緝拿真兇,救出女孩。只不過導演采用了兩條線索,雙線敘事。一邊是木匠父親用自己的方式追兇尋女,一邊是警察loki的破案探尋。在尋找兇手的過程中,出現了三個關鍵性的人物,一個是智商有著缺陷的Alex。古怪陰郁,反常怯弱,一開始所有的矛頭都指向了他,所以愛女心切的科勒動用私刑將其囚禁。另一個是養蛇,偷血衣的鮑勃,在警察的逼問下,畫出迷宮后奪槍自刎。第三個是神父,在勸兇手男人無效的情況下,將其囚禁傷害,而后酗酒度日。父親是急切毛躁但又謹慎嚴厲的木匠,也是遵從自然法則、以自我為中心的獵人,更是虔誠的教徒。影片一開始就上演了一幕補鹿的獵殺好戲,不僅刻畫了父親的性格,也為后來的悲劇做了鋪墊,開篇見血并非其樂融融的喜劇片套路。在得知女兒意外失蹤,并與Alex脫不了干系的時候,父親顯示出了獵人的本性,將嫌疑犯科勒囚禁并動用私刑。但畢竟父親不是大惡之人,也會在囚禁alex的門外祈禱。當真相大白之際,莽撞的父親找到了兇手,卻在逼迫下自己成為了囚徒。從女兒被囚禁

再讀囚徒讓我有了不一樣的感覺,回想自己看過的囚徒電影在鏡頭方面是稀有的那么的完美,當然這種主打生活分的電影就好像奧斯卡最佳影片中的逃離德黑蘭和聚焦,他們用最美的生活真實打動了那些稀少的評委,而他們最可渴求的便是電影本身所表現出來的對生活真實和人性的尊重與渴求,比起聚焦我更喜歡囚徒中稍淡的色彩匹配,聚焦就好像完美的無可挑剔的大餐,囚徒本來讓我產生觀看的理由是囚徒本身的意義,它會自覺的讓人產生對囚徒帶入的窒息與壓迫感,再次細數囚徒電影情節對囚徒主題表現的力道來看囚徒最好的地方就是主演們精彩紛呈的表現,狼叔與杰克的故事是一大看點,導演本身對這一看點的把握不是特別的有勁道,與導演的下一部杰克分裂電影相比囚徒更像是一部平靜的故事,一個很能吸引人的故事,慈善父親狼叔的成魔很有看頭可顯得突兀,導演貌似像要表現的懸疑和對人性的刻畫反而也因為兩者的沖突淡化掉,杰克與上司的與下屬的與自己的囚徒沖突表現就很容易的看出導演對囚徒主題的偏曲,這些本應該是最大的看點卻成為了一閃而過的鏡頭

狼叔的人物形象更加清晰理順:影片一開頭打獵的片段就開始渲染他內心里的幾分狠勁兒。所以在懷疑警察不作為之后,他選擇囚禁嫌犯。
而且,人物幾次糾結和掙扎都描寫的恰到好處。印象尤深的是第一次用滾燙的洗澡水上刑,我真的已經沒辦法插耳機了,殘忍程度好幾顆星。所以雖然這一行為的確“拷問”出些許信息,但在面對是否進行第二次的抉擇時,狼叔雙膝跪地,絕望嚎啕。
相反,吉仔的人物形象讓我有點摸不著頭腦。剛出場時中餐廳里的幾句調侃還讓我覺得他有點風流?然而越往后越敬業...當然

狼叔和吉倫哈爾演技贊,雖然覺得吉倫哈爾在這里有點胖胖的。
凱勒把杰克囚禁起來那一段真的特別壓抑,但是不得不承認,一開始我和凱勒一樣,覺得杰克就是兇手。所以說這就是人性吧,為了保護自己愛的人,有時候真的可以不擇手段。從道德層面上來說這固然是錯誤的,但是我也不確定我會做出怎樣的選擇。我覺得我會像喬伊的媽媽那樣,不幫助,但也不阻止。
我以為凱勒從被害者走向施害者這一段已經夠壓抑了,苦悶又無處宣泄,將滿腔怨火撒在無辜的人的身上(雖然凱勒堅持認為杰克有罪)

囚徒:2013推薦,剛看完,算是不錯
轉載請注明網址: http://www.kangshuodianzhi.org/zhonghe/vod-100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