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生也晚,你飄然走進我的記憶就已經是風華絕代的東方不敗。胡適曾說如果自己是個女子,一定死心塌地愛汪精衛,愛他的眼睛“圓活而異光,仿佛有些青色,靈敏而有俠氣”。我說,假如你就是那傲世不群的奇男子,我情愿去做個楊蓮亭,只為你雙眸中不可一世的凌厲,顧盼生姿間竟生發王者之風。奈何你畢竟還是那為愛斷腸的嬌女子,墜崖那一刻你好似春盡枝頭飄落的花瓣,幽怨如霧的眼神,幾分愛戀,幾分不舍,像炙在胸口的烙印,讓人心疼。
現如今再去找尋一部31年前的電影,所為何來?黃梅調、邵氏影業,俱已成昨日黃花;當日大觀園群芳畢集,如今也已是各歸塵土。是你23歲令人驚艷的第一次反串,才讓這場鏡花水月免卻在歲月的流沙中埋沒。 徐克之前,李翰祥顯然是你知音;與張艾嘉臨場“調包”,更是天意使然。不是翩翩濁世佳公子如曹云(《刀馬旦》),也不是雍容華貴美王孫似名劍(《刀劍笑》),看你明眸善睞自是多情,像初夏綠蔭里一泓清泉,直教人靈臺通澈,忘卻人間無數。
一部《金玉良緣紅樓夢》最好看還是你的那雙妙目,凝眸處深情款款,靈動處俏皮可喜

服裝、化妝、場景和大陸的87版電視劇比起來都很爛(這也能獲最佳美術最佳服裝設計獎暈死),前面的劇情轉換也有點突兀,不過并沒有妨礙電影吟出紅樓夢里的大悲咒。
天下之大,就是容不下寶黛情深。寶玉想要為自己活就真的那么的難,也許真的是寶玉太弱了,除了會向老祖宗苦苦喊喊還能做什么。老祖宗真的愛你么?也許是的,但老組宗愛你有老祖宗的方式,你活的不正常老祖宗當然覺得你不幸福,她覺得你的幸福就是正常。也許這個社會很邪惡,但真的你只有在一定程度上適應這個社會,才能活的出自我。更讓人無奈的是,一旦開始適應這個社會,很可能自我就已經消亡了。
突然想起了陳奕迅的一首歌,《你必須活的像一句廣告》。起碼簡單的說想要自我是要付出代價的,光靠哭是不行的。
另外,覺得里面的音樂也不錯,相比大陸版的電視劇別有一番感覺。

整部電影只是借《紅樓夢》的人物和部分情節來演繹一個家族愛情故事吧。可能是因為電影篇幅有限,情節跳脫得厲害,人物個性無法表達,有些原著中的主角人物甚至是完全給省掉了,這讓紅樓夢原著黨有點不滿,一些沒讀過紅樓夢的人看著或許又會覺得情節跳得太快。雖然情節和人物刻畫有缺陷,但是1977年拍攝的電影,我能夠有耐心的看到結局,林青霞的顏值和演員的演技是最大的亮點,這版的寶玉真的太萌了,拋開紅樓夢的原型,總的來說是一部很不錯的電影吧,黛玉吃醋,寶黛共讀西廂,黛玉葬花,紫娟試玉這些情節很逗
偶曾看過兩遍央視的經典電視版《紅樓夢》,比較喜歡里面的格調,裝扮得都富麗堂皇挺有意思的,寶姐姐、林妹妹的模樣也跟心中想的差不多(當時應該是按照插圖或者繡像來找的演員吧),白白嫩嫩的寶玉雖沒多少男子氣,但一直覺得似乎就應該這樣一個人來演。
前兩天看了第10放映室的的節目《永遠的玉女林青霞》才知道還有部電影版的,被節目里對林青霞的介紹打動了,于是在BT上載了來看(如果實在前兩年,就不會去理會了,那個時候比較反感港片的攝影棚型的作品)
片子里人物裝扮、布景、動作設置上跟電視版同一個風格,沒有多少新的驚喜,但是也沒有失望。
林青霞反串的寶玉很帥氣(比電視版要清秀),也很活潑,那兩個眼睛一直在轉,很惹人喜愛。被賈政叫去會客時因賈政一聲咳嗽而嚇得差點噴茶的場景很有趣,跟著眾人搖頭擺尾走官步一節也很有意思。
相較寶玉,林妹妹、寶姐姐就很不令人滿意了。從形象上沒法把兩個人物區分出來(感覺這是跟電視版的不小的差距),表演上也沒有太多出彩之處
其他人物大都還說得過去,只是賈老太君的聲音也太生硬了
前些日子的香港國際電影節,一襲黑裙,恬淡灑脫的笑,隨著臺下觀眾的陣陣歡呼,女神登場了,是的,香港,臺灣,甚至整個90年代大陸的影壇女神——她叫林青霞。
說起林青霞,不得不提到一個詞,“中性美”,青霞的美在徐克的鏡頭下具象為“東方不敗”的俊美,那一雙獨白天下的炯目,紅紗繞身的婀娜身段成了一個時代美的新風潮。我們之所以酷愛林青霞的美,是因為她兼具了粗野、強硬、富有侵略性的眼神,與干凈、纖細、柔美的女性特質,消解了傳統眼光中的“好女性”與“壞女性”魅力的刻板印象。
但說

“金玉良緣紅樓夢”真實!仰慕已久,終得一見???
轉載請注明網址: http://www.kangshuodianzhi.org/zhonghe/vod-3367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