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俠片是中國電影的“國粹”,影響深遠,幾度沉浮,武俠劇亦是如此。上個世紀七八十年代,香港推出了《楚留香》、《天龍八部》、《射雕英雄傳》等一系列經典武俠劇作,風光無限。而在九十年代,香港武俠劇日漸式微,山東三冠影業開內地先河,相繼推出了《白眉大俠》、《甘十九妹》等武俠劇研究新成果,因主人公極具民族精神和正義感,這些原創武俠電視劇創造了奇跡,引發萬人空巷之盛況,堪稱經典。一度讓人看到了武俠北上、內地接棒的希望。
不過,近幾年來,不少武俠劇為迎合內地市場而投機取巧,利用魔幻、特技刻意拼湊噱頭和“秀點”博人眼球;“添加劑”添加得太多,反而壞了武俠片的地道口味,成了花里胡哨、不土不洋的“四不像”。傳統武俠劇作開始漸行漸遠,一度遠離大家的視線,但一直看重“俠義”的人們,武俠劇作的愛好者們,近幾年對傳統武俠劇回歸的呼聲越來越高。于是,內地第一武俠的制造者們山東三冠影業再次出山,試圖用一己之力挽救現在欲走欲偏的武俠劇市場。
由山東三冠制作團隊打造的電視劇《新甘十九妹》拋棄魔幻色彩

給該劇打4分:初步印象是
第一印象:實景拍攝眾多,鳥語花香,山青水秀,不僅看劇了而且也欣賞到美麗的風景了。
第二印象:武打設計還是可圈可點的,用兩個詞形容就是“唯美”有點臥虎藏龍的武戲風格。
第三印象:從愛奇藝播出到現在沒有看到大量的宣傳,也沒有蓄意的炒作,主要是男女主演不是很有名氣。也有可能片方覺得以劇制勝吧。
第四印象:故事主體思路還可以,幾對人物情感表現到位,但缺點就是雜人太多,有點跑題的感覺,一件事沒說明白,又講到另一件事上,想要表達的事件很多,但最終沒有下落,這是該劇的失敗之處。如果緊繞十九妹相關連的事件講明白、細致就好了。
沒看過老版的甘十九妹,因為太久遠了,所以沒有拿兩劇作比較,只是單純地對這部劇談了自己的一點觀劇心得。總體來說可看性比較強,個人感覺比那些玄幻劇好。
客觀地說,《新甘》在創作出發點上還是想做一部認真的武俠劇,沒有使用大流量明星,制作和置景還算能說得過去,劇情改編相對于老版也在不斷做加法,也有不少地方向老版致敬。
但本劇的改編是非常失敗的。
前半部分使勁做鋪墊,武林七修的恩怨情仇暗流涌動,還有謝煙客般的黃麻客晏春雷來勢洶洶,吳老夫人的武功絕學,以及名震江湖的武功秘籍逍遙經……作為老版粉絲,感覺還蠻新鮮的。結果到后來呢,晏春雷病成了個怏怏的窩囊廢,吳老夫人的武學在尹建平身上沒有表現出任何出彩的地方,編劇濃墨重彩地又回憶了一遍武林七修年輕時期的恩怨情仇,卻淪為啰嗦的狗尾續貂。至于老版中出彩(壞透頂)的反面人物馬一波、云中鶴,在本劇中真的可有可無。
另一個致命缺陷就是感情線。尹建平和甘十九妹從剛開始的血海深仇,無緣無故就轉換到了卿卿我我,(正應了老版片頭曲那句歌詞:今天還卿卿我我,轉眼就反目成仇),之前岳陽門滅門、米如煙、吳老夫人之死都忘得一干二凈。相比之下,老版雖然短平快,但尹甘二人從仇恨到相惜,始終是推動劇情的最大矛盾沖突

估計頂多算是一部偶像劇,話說武俠的話,其實張紀中翻拍的一些金庸的還是不錯的,比如倚天屠龍、笑傲,后來的天龍、鹿鼎之類,雖然罵聲不少,但比起那些雷人的令狐沖和東方不敗相愛,總還算是尊重了原著吧,聽說要拍俠客行了,而且不是投資方出錢,不必看人臉色,應該多半會請實力派的演員吧,希望還能拍出倚天、笑傲那時候的厚重和氣質

沒看過原著,老版其實也不算喜歡(但也不算討厭),新版看得出至少是在認認真真在拍,武打特效做得既不粗糙又不浮夸,劇情上大體上沒那種天雷滾滾的東西,另外女主角個人認為還不錯(形象氣質演技都挺好)。這年頭也少見這種拍得比較用心的武俠片了。
缺點,很多角色的人設和演員選擇有問題,男主角遠沒有老版有個性,一副忠厚純良老好人的感覺,哪里像是背負血海深仇的樣子?還有幾個配角,老版尉遲蘭心雖然也很搗蛋,但也很可愛善良,這版壞水不少,故作可愛卻實則做作。還有那個苗戲月,苗紅霜之流也沒什么個性可言。晏春雷整個一神經病,花二郎也沒有風流倜儻的感覺。還有那個金珠,老版記得甘十九妹是有兩個師姐妹,一個飛揚跋扈浪蕩成性,一個假裝純良實際像毒蛇一樣躲在暗處,這一版倒好,這人整個就是一嫉妒心強的小聰明,也是沒啥個性(這版嫉妒心強并且小聰明的配角并不在少數,大家一個模子刻出來再稍微改幾刀的感覺)
總的來說人設不好,演員選得也有問題——當然,還是比那些流量明星要好很多。

“新甘十九妹”細節瑕疵太多 只適合粗人看
轉載請注明網址: http://www.kangshuodianzhi.org/zhonghe/vod-2162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