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像還沒有看過這么爛的電影,為出軌劈腿之類的開脫,并且仿佛還能找到理論:什么內疚是維持愛情最好的方法。敢問這樣的愛情有意思嗎?內疚還是維持親情的最好的方法呢,您回家就先斬父母一只手,以后肯定會好好照顧他們。
不知道看完這部爛片之后,多少小青年放縱了一下,不過這部電影也特別適合約別人的女朋友或者男朋友一起看,看完就去看房,太方便了,而且辦完事之后還有理有據,真是爛片呀,一爛到底。

《道德經》里有這樣說過,當天道淪陷,則淪流為仁;當仁淪陷,則淪流為義;當義淪陷,則淪流為禮。而禮則就作為規范世間秩序、為人處世的規則。禮的出現,實際上是仁義道德的薄弱及缺失而成,是社會禍亂的隱患開始。而后來禮不足以規范世間秩序,則法律就出現,就意味著,社會更加危亂。
而愛情也同樣。當愛情的淪陷及缺失,就會產生以外界事物或人等來維系。其實,這已是危機的開始,已埋下深深的隱患。
女人們總說,抓住男人的胃,就等于抓住男人的心。大都這樣說的女人,其實都是感情出現了危機,當把愛情維系于男人的胃時,難道不會擔憂,當男人不再滿足于胃時,會不加思索的轉身離開嗎?
電影里大都在講術,也就是手段,來維系愛情。其實,這也就意味著,愛情在消散,或是趨于平淡,或許是性等已不足以來維系雙方彼此感情。
有研究稱,女性愛一個男人,其實是愛男人的下半身,也就是性。但是女性天生對男性下半身存在恐懼,以至于女性將此隱晦的轉移到男性上半身,不過終究,還是取決于男性下半身。而男性對于性的鐘情,這更不用說

寫于2011年5月29日(那些年的渣渣觀后感)
愛一個人,就要先傷害一個人,因為內疚是維系愛情的最好辦法。
這是很邪惡的一句話,因為它會讓很多人理直氣壯地出軌,還認為自己是對的。但這也是很對的一句話,因為我正經歷著,錯的那一方永遠處于下方,如履薄冰,而被傷害的一方永遠覺得自己不公平,需要被無盡地補償。
只看到影片的名字,我以為被試的對象是結婚的另一方,類似于婚前試婚那樣,那我就覺得很正常啦,對于不穩定的現代是很有必要的。但是看完影片才知道,居然是婚前的最后瘋狂

不知道導演在這部戲里所倡導的理念是什么。愛一個人,要故意傷害,然后懷揣著內疚維系著感情?這種感情顯然是單薄的。你故意傷害,卻又以愛的名義搪塞,便失去了愛的權利。而這種荒唐的理念更是讓那些偷情者,或出軌的人肆無忌憚地一錯再錯,也會使得某些人為錯誤找借口。傷害是一種錯,尤其是在自己知道的情況下,而錯了,就是錯了,沒必要找借口粉飾。要不,受傷的人會原諒嗎?
現在的社會,正如電影所言“雜牌”,所以才會有那么多不當的價值觀。或者說,這是一個多元的社會,存在的價值觀也是多樣的。不管任何一種理念以何種形式存在,總是,它一定不能夠傷害或影響到他人。

人在不同的時刻不同的地點,總是會產生各種欲望,欲望是人的本能,而壓制欲望是人類區別于動物的根本量尺。這并不是說我對本片表達的東西嗤之以鼻。我既不贊成也不反對。
生長在思想較為保守和傳統的家庭里的我,無法接受如此般的“偷吃”。但躲在影片背后的東西,還是值得揣測。
屈于欲望或服從原則,你有時真的很難抉擇,舉棋不定,令你焦躁不安,現在的社會對男女偷情之事的包容度不斷增加,促使每個人處在越軌邊緣,少了很多像舊時代那么多的顧慮。我們講道德底線,卻向往自由,不愿被任何東西束縛。或許在這個新新社會的大環境下,人們更享受掙脫約束束縛時的快感。人們唾棄移情別戀,鄙視見異思遷。但是有多人在恰當的時刻浪漫的場景遇到更吸引你的人時,能做到真正的自律,擁有這種強大意志力的人我想不多。
沒有一個人的出生,是為了陪在你身邊。每個人都有權選擇愛或不愛。當你不再愛ta時,只需淡然的坦誠。這對兩人都會是很好的解決方式。愛情是兩廂情愿的惺惺相惜,愛情里沒有義務沒有責任。
而婚姻,是你必須承擔的義務和責任

《婚前試愛》love & faith...
轉載請注明網址: http://www.kangshuodianzhi.org/zhonghe/vod-3399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