蠻奇怪專注于文藝dvd的CC公司會出這樣的青春喜劇片,雖然比the rock要靠譜些。了解一下CC公司對Wes Anderson的偏愛之后,恍然大悟,要知道Anderson的Tenenbaums和Life Aquatic還在制作的時候,CC公司便在搗鼓著相應的DVD。
導演Wesley Wales Anderson生于1969年,是比昆汀還小一輩的美國獨立導演。他在休斯敦的一所私立學校上過學,正是這段生活被當作素材用于創作電影Rushmore。Rushmore是一所私立學校的名字,在那上學的主角Max聰明早熟(查了一下,18歲演15歲,不可不謂早啊),可他的精力都投在了眾多的興趣愛好上,成績差勁。在一個偶然情況下,他喜歡上了一位女老師Cross。故事發展下去,Max的忘年好友Herman(Bill Murray)對Cross也極為中意。于是,男人間的戰爭爆發了。
這不是個爆笑或者浪漫的故事,不過它處處充滿青春的氣息,哪怕老頭Herman也像個孩子。Bill Murray在這里的演出同其他作品相比不能算是精彩,只能算是中規中舉。電影最打動我的地方是從頭到尾精彩的配樂,大多是六七十年代的民謠和搖滾

Maybe I am still young, Rushmore gives me more thoughts when it's over than any other Wes's films.
"I will say that Edward has more spark, character and imagination in one fingernail than Herman Blume has in his entire body."
Spark, character and imagination, so are the traits we find in men.
Also I learn that It's never an end. Everything can be turned as it goes on. Just keep an open mind.

就讀休士頓某間預備學校的 Max 是一位有理想有抱負的熱血青年,但自從學校年輕貌美的老師(Olivia Williams 飾演)出現後,他頓時亂了方向,陷入愛情的世界裡。同個時間,他也因緣際會地與事業成功的商業大亨(Bill Murray 飾演)成了忘年之交,學到了許多哲理。可是他萬萬沒想到……。
編劇的創意相當了不起,由導演和名演員 Owen Wilson 合寫的劇本。處處充滿針鋒相對的機智對白與幽默感,加上角色塑造及演員詮釋成功,似乎真有其人在你身邊。本片男主角為 Jason Schwartzman(Talia Shire 的兒子)首次電影演出,讓人驚喜。老牌喜劇演員比爾莫瑞也有別於以往的精湛演出。
獨立精神製片獎最佳導演、男配角 (比爾莫瑞)
【青春年少RushMore】
今晚在11號藝術空間,被分享的電影很有意思。來之前查了下,是〖犬之島〗的導演的早年作品,就興沖沖預約了。
分享下觀后感:
心情經歷了三個階段:
欣賞?—尷尬(特渾)?—心疼,共鳴
用很戲劇性的方式,詮釋了一個青春期少年面對忘年之交,初戀是老師,以及友人分道揚鑣又重歸于好,學業中落卻又在其他領域發展良好的種種問題(可能很少有人全碰上,但是都會迷茫困惑)
最后的場景最記憶猶新:
話劇結束
Max(男主角):這次沒有一個人受傷

這部電影結束時的字幕出現了歐文·威爾遜,原來他還是電影的編劇和制片人。沒想到他與韋斯·安德森的合作貫穿了安德森的電影職業生涯。當然男主角杰森·施沃茨曼也是如此:自從這部電影他被韋斯·安德森相中之后,他本人成為了職業演員,并且參演了后續安德森的絕大多數作品。以及男配角比爾·莫瑞同樣如此:參演這部電影他只拿了9000美元的片酬,還給安德森開支票用于被投資方拒絕的直升機拍攝撥款。在后續安德森的眾多作品中,出現他的身影也就不足為奇了。
韋斯·安德森拍攝校園青春片似乎有些不可思議

比起中文譯名,我更喜歡它的英文名《rushmore》。
一個十八般武藝樣樣精通就是不務學業的高中生,一個妻子不理、兒子不愛、中年危機的成功商人,偶然成為莫逆之交,又偶然喜歡上同一個女人;然后不管是老的還是小的,都使出渾身解數欲獲美女芳心,中間各種翻臉打架,變友為敵,最后又都失戀結成革命同盟……
韋斯?安德森是那種要么不愛,要愛就會愛的死心塌地的導演。他用怪誕的手法表現著不同人不同的迷茫,不是惡搞也不沉痛,好像一個中場休息,假正經的擺擺手,嘲笑一下那愚蠢可悲的坎,然后繼續無所顧慮的走下去。

青春年少:服裝和道具上的一些細節
轉載請注明網址: http://www.kangshuodianzhi.org/zhonghe/vod-3076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