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看到平坂讀的這部作品動畫化的時候我心情是很復雜的,因為最近的輕小說動漫化完全已經變了味從把好的作品呈現給大家變成了為了小說銷量而做的噱頭,今年的黃漫老師事實上就讓人很失望了完全沒有想象的那種感覺還是一樣的套路變得的是動畫質量就好像看了3個月的小說宣傳片,難道俺妹的輝煌在現在已經是不可能出現了嗎?再說說這部如果有妹

大家好,這里是野評家秋斬年華。
這部番我是半強迫自己看完的。先表態:在下是以在下的理解做的評價,所以你可能不認同我的觀點。不過不認同的話先別反對……如果你愿意花那個精力和我討論,我對你的感激之情可能可以跨過互聯網的距離……
對了,我寫這篇評論時還沒有高中畢業。也許我的確涉世尚淺,動漫中一些內容我的確不能真切地體會,可我覺得這部番在當時,在我觀看它的17年年底,作為一名不算太笨,又有一定閱讀量的高中生眼中,就是這個樣子。
本影評同樣發布于b站長評區

電視動畫《如果有妹妹就好了。》改編自日本輕小說家平坂讀原作的同名輕小說,動畫于2017年10月8日起首播,全12話。
《如果有妹妹就好了。》這部電視動畫播放以來就爭議不斷,評論出現了兩級分化的態勢。“一方面被人捧為神作,而另一方面讓人覺得是個垃圾”這種尷尬的局面。所以來談談這部電視動畫。
正因為2017年妹系電視動畫頗多,所以難免或造成審美疲勞。而《如果有妹妹就好了。》另辟蹊徑,不用賣萌、后宮的普通方法,而采用一種非常寫實的手法描寫了男主羽島伊月身邊的日常。有些不像妹系后宮電視動畫

其實看完了這部番劇之后有一個想法,那就是追番和補番不能夠真正地去體味作者的想法。只有在一種把番劇當做觀看的心態的時候,可能體悟才會更深。前提是這部番能夠真正吸引和觸動到你的點。
《如果有妹妹就好了》,我很喜歡。
第一次觸動的點是:小說有著很好銷量的男二對著電腦思考關于寫自己想寫的作品還是迎合大眾喜好的作品的問題。
身為一個作家能夠把自己的想法化作文字,且有人因為你的文字而喜歡上你,那是一件多么幸福的事情啊!
有的人會從該劇用“妹控”這個概念過于變態來打擊這部劇

十二神器玩過沒?十二魔器玩過沒?開頭這點小case就嚇成那個德行?圖樣。
這番我是看好的,大沼心改編的不錯,相信懂的人能看出來,前兩集的改編還是下了功夫的,劇情節奏也不錯。奶一口b霸預定。
不過大沼心有爆死光環233
算啦,反正不喜歡的還是不會看的。順推薦一下寶石之國。
=====分割線
呀,12集放完了,相信各位追完的童鞋已經有了自己的答案了吧(微笑)

記得兩周前在B站上看完《如果有妹妹就好了。》的第9集,滿足地關掉頁面,突然想來看看豆瓣評分。
說實話我被嚇到了,沒想到那么低,和隔壁的《處女碧池》相近。(《處女碧池》我也看了幾集,但是節奏把握得奇差無比,黃段子扯得也根本不在點子上,實在說不上是有意思。)
當時就想寫點什么,想要想一個詞語來描述,或者說是想帶有一些偏愛地來表揚一下這部片子。可惜當時想不到一個恰當的詞語。
現在想到了,還一下子想到了兩個詞。就是“自由”和“輕松”。
我沒有看過小說,單從動漫本身來說,《如果有妹妹就好了。》不論從故事的節奏,還是從制作團隊的“創意”和“心情”來說,都是自由而輕松的。這里憑我的記憶給出幾個例子,可能會有點散亂:
1. 螃蟹公、京、春斗和妹妹千尋總是圍繞著羽島伊月的家而展開行動。不論是聚會,還是閑聊,伊月的家像是有一種特殊的吸引力,總是會將這些人聚在一起。在看前幾集的時候我感到輕微的不適應,覺得很唐突,之后習慣了之后,覺得大概是伊月在有什么在小說中的往事沒有交代清楚

《如果有妹妹就好了》這才哪到哪啊?豆瓣一個老司機都沒有嗎?
轉載請注明網址: http://www.kangshuodianzhi.org/zhonghe/vod-2543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