聽說這劇是因為一張梗圖,有人說“黑卡最近特別好賣,每周都能出兩三支”,當時我就繃不住了。上高中的我曾經為了一把二手的KRAMER,2000塊,和爹媽大戰五六回合,現在的小孩子一上來就搞黑卡畢業套?這么大影響力只是因為一部劇,叫《孤獨搖滾》。
看劇之前我大概看了看劇情梗概,一個社恐少女如何通過樂隊的方式實現自我救贖,讓我想起十幾年前我們樂隊主唱。她也是個挺可愛的姑娘,高中時候因為胖飽受同學嘲笑作弄,心中陰影一直揮散不去。來到大學偶然間遇到我們幾個人在排練,唱了幾句
前幾天看完《孤獨搖滾》了。最后一集真不錯呀,在演出的時候出了狀況,隊友挺身而出,互相扶持。
其實這部番不乏有一些不太完美的地方。但那些我都能包容,因為它最打動我的是因為音樂而產生的人與人之間的聯結。波奇醬是那么奇特的一個人,性格敏感多疑,難以融入人群中,但虹夏她們并沒有把她當做異類看待,而是遵循她的本性,這對波奇醬來說是很難得的事情。
其實玩樂隊或者說玩搖滾的人,一大部分的性格都是多少帶點在外人看來奇奇怪怪的成分,社交屬性也比較低(like彭磊)

到底是什么把搖滾和其他音樂分別開來?是什么讓它如此與眾不同又如此令人著迷?人們熱愛搖滾樂手的狂放不羈,熱愛光芒萬丈的舞臺,熱愛主唱高亢激昂的歌喉,熱愛電吉他的嗡嗡啼鳴、架子鼓的擲地有聲、貝斯的低音重炮還有合成器的空靈迷幻、熱愛演唱會潮起潮落的茫茫人海,熱愛炫目的閃光燈,熱愛耳膜震蕩的感覺,熱愛血管里循環流淌著的酒精和腎上腺素,熱愛哪怕只有一宿卻勝似永恒的“人生得意須盡歡”……然而在這一切的背后,是搖滾唱出了所有人心底的隱痛——孤獨。
聽過一些搖滾樂以后
孤獨搖滾!:其實這類漫畫本身就是休閑漫畫
轉載請注明網址: http://www.kangshuodianzhi.org/zhonghe/vod-442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