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事物也會變舊,人類所有的邂逅、交際也終將在時間面前變得毫無生趣……
塔樓是一個藏匿心思的地方,看起來隔絕外界,實則被洞察亦或審視著……
那些生活片段的重復,那些自然而然的交談以及那些精神困惑、性情壓抑的瞬間,都像是夢醒后的荒蕪……
角色是涼性的,看似雅致,實則風浪不斷,而沒有提振起的快樂,倒像是竊竊私語,聽的人腦袋嗡響難耐,相較于從前,更加孤寂起來……
如此,意義之繭……

這座4層塔樓,是房東阿姨的作品,她住在地下室,將一二三四層都做了設計并租了出去。一層是餐廳,二層是廚房和教室,三層是情侶屋,四層是閣樓。
第一章,餐廳,阿姨帶著導演和女兒參觀塔樓,導演裝作第一次來的樣子,不久,導演要去會見工作上的朋友。阿姨和導演的女兒就開始談論起導演來。阿姨想了解導演的真面目,而導演的女兒想師從阿姨學室內設計。
第二章,廚房。導演和女兒的拜訪與導演單獨前來是處于不同的時間段的故事,但電影刻意把這兩段做了自然接續。導演這次來了,因為阿姨已經收下導演的女兒

電影充斥著回避的氣息。慣常的重要轉折都被抹去,長對話的進入,讓塔樓空間更顯意味深長。金女士細節的壓抑、若無其事但失敗的肢體接觸以及最后尷尬的被拒絕交代了愛情終局的必然模樣,尤甚于罰單與永不聯系的決絕。而塔樓上一男兩女的故事,看似是過去與現在,卻更像是在寫一段關系開始、發展和結束的三節。所謂素食和肉食之爭或是燒酒和葡萄酒的隱喻,不過是導演試圖給一段失敗的關系附上一段不同的過往,無所謂哪個更“舒服”,對男主而言,只要有關系,似乎就意味著不滿和游離。上下級、父女、戀人

很難說清楚這到底是一部什么樣的電影,也很難給它打一個確切的分數。它簡單,像塔樓一樣可以在一瞥間盡收眼底;它也復雜,像塔樓的內里一樣彎彎繞繞,遍布著猜不到密碼的電子鎖、拒斥人進入抑或總是殘缺的空間。不過,無論這些時間、空間上的沖突、銜接與層次是否出于導演刻意的設計與哲學,《塔樓上》終歸也是一部好看的電影,一部盡管缺乏戲劇性與常規敘事,但依舊讓人享受得點不下暫停的電影。
從韓文的?,中文的《塔樓上》,再到英文的Walk Up, 電影的標題似乎都在構建某種明確的時空順序或階梯

洪常秀對空間很敏感,但他從未像別的導演一樣(比如樸贊郁《小姐》)事無巨細地交待環境。《塔樓上》的固定鏡頭像一幅幅畫框,取景有邊界,故而空間是碎片化的。全片看下來,觀眾知道這是一座塔樓,能推理不同房間的位置,并根據畫面里的鍋碗瓶盆推測角色狀態,但觀眾不能知曉空間的全貌。
同樣,洪常秀對時間很敏感,故事的時間跨度很長,每個場景像他摘取出來的一塊塊時間碎片,被他“壓縮”到不到一百分鐘的影像里。觀眾根據交談知曉場景的發生時間,進而推測人物的生活發生了哪些變化

【塔樓上】洪常秀的飲食男女-2:悖論時空與幻想愛情
轉載請注明網址: http://www.kangshuodianzhi.org/zhonghe/vod-2518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