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書,是一種內心的紐帶和聯系,國內表現這種湘西老同類民俗題材的片子很少,印象中只記得賴聲川的相聲劇《這一夜women說相聲》里曾有涉及,方芳在臺上那么動情的敞開女人的內心,是那樣的動人。
此片技術手法其實一般,語言安排也混亂,而且除了李冰冰,其他演員不是打醬油就是欠火候,但也有不少拍的講究得地方,可發掘的東西很多很深。
你根本不要把這片去理解成拉拉片,此老同非彼老同,更不要去拿它去和李安《斷背山》這類題材對比。本片除了探討封建禮教女性人生,其實你可把兩個女人前世今生的友誼理解為一對男女的悲苦愛情,甚至我就懷疑編劇作者就是借著這兩個女人的故事說自己那段求而不得的復雜的愛情,連情節設置都與一段婚外情感如出一轍。
他和她自幼相識,青梅竹馬,卻因門戶懸殊,不能齊案,只能用著網絡這樣類似秘扇的方式保持著秘密聯系。
他出身貧寒,因自縛內心,為人低調,行事乖張唯諾,使自己有了發展的機會,有了一個看起來各方條件都不錯的妻子,日子越過越過好。但妻子卻不愛他,或者說沒有相愛的感覺

從我閱影無數的經驗中,拉拉的片子我也看過不少。平心而論,說這是一部女同片,我覺得是有失偏頗的;但是說這是純粹的講述女性友誼的片子,但那種曖昧卻是不可否認的。所以,這是一部百合片,同類型請參照冰冰影后的另一部作品《風聲》,顧小夢和李寧玉。
百合,簡單的來說,指的是女性之間的精神上的柏拉圖似的戀愛,如果說是第四類情感,那也算是。所以以我多年的經驗,這是一部百合片,而不是les片。所以“激情上映”什么的實在是誤導,要真有女同,導演答應,廣電還不答應呢。
自從一年前在報紙上看了劇照之后,我就一直很期待這部電影,上映之前我就在想李蓮花和全mm互相彪戲是怎樣的精彩啊!但是當我坐下來,靜靜地看著這部電影的時候,那種感覺......就像是老太太的裹腳布一樣,又臭又長!中文、英文、韓文、上海話、澳式英文頻繁切換的硬傷,就像裹腳布上的斑斑血漬,膈應著我。
還有導演,我真的心疼你。你看看,基本上你要把民俗文化加進去,裹腳加進去,老同加進去,雪花和百合的故事你要講,18歲的尼娜和索菲亞的故事你要講

在現代都市中,多次出現了與時代格格不入的封建產物:修鞋攤旁等待裹腳的小女孩、喧鬧馬路上的紅色婚轎和超越現實跨時代對視。夢境和現實的交織,兩對不同時代的女性,映射出相似的命運。
百年后的今天,看見裹小腳的畫面已經讓人覺得身體不適。但在現代,女性下班脫掉的高跟鞋,雙腳紅腫疼痛何嘗不是同一種束縛?時代變了,人們頭上的辮子剪掉了,心中的辮子還留著。過去的三寸金蓮,現代的高跟鞋。三從四德已被廢除,但女性身上的枷鎖并未完全解開。
在兩種時代背景下,無論經歷了什么,始終相互陪伴
或許冥冥中料定了我會給這部電影兩顆星,所以千年一次的廣深豆瓣免費觀影都沒選上我。然而在主觀情感上我真的很想給這部片五星,因為我明白不是所有的電影公司都像湖南衛視那么愛炒冷飯,也不是所有的小說都能像瓊瑤的作品一樣拍爛了還能整出70%的新劇情來。對于很多不愿意讀書只看了電影的人來說,“雪花秘扇”四字意味著和這唯一的電影掛上等號。然而電影真的非常糟糕,撇開交叉的語言雜燴和略顯突兀的場景切換,流水賬的敘述形式幾乎可以力拼《建黨偉業》——是的,王穎是試圖給大家講一個故事,然而這個故事被她講得如此無聊。
小說當然比改編電影好上百倍,情感細膩度和情節的前后設置也都符合邏輯。小說里我印象最深刻的幾個場景在電影里被改編得一塌糊涂。例如百合和雪花初次相見時,是雪花托人向百合送去自己寫了女書的扇子,“女書”在全書中是貫穿兩人情感走向的唯一見證,小說末尾百合和雪花的決裂也是因為女書。然而在電影里,讓兩個女子在現代上海使用女書傳情這件事顯得極不靠譜。電影一開始,索菲亞就是向尼娜打手機

胡晴云領銜,悶騷+曖昧=雪花秘扇
轉載請注明網址: http://www.kangshuodianzhi.org/zhonghe/vod-2130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