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5分。怎么說這片子呢?有些主旋律過頭的感覺。整個故事拍得波瀾不驚,過于中規中矩了。我看到最后也無法理解為什么硬要加愛情進去,本來女豬的偉大貢獻一下子變成為了愛情的無腦犧牲了。難道就是為了把那唯一死亡的戰俘扯進來??而其他人物也基本都臉譜化嚴重,看起來根本就不像是新世紀的電影。還好最后的偷襲作戰拉回來點分數。

親愛的瑪格麗特:
三年來,我目睹了難以形容的慘狀,寫這封信似乎毫無意義。我常想著我們在一起,我的人生將會如何。但隨著歲月的流失,我開始明白,這只是癡人說夢。有一件事情我一定要告訴你,你對我的重要性難以言喻,不只是對我,而是對這里的所有人,有你給我的勇氣,我才能為手下打氣。也許有一天,我們會擁有第二次機會,我對你的思念,言語難以形容,對你的虧欠,更是永遠無法償還。
愛你的丹尼爾 上
沖著弗蘭科去看的,剛開始還以為是美國版團體戰狼,前半部分劇情還算緊湊,但高潮部分最關鍵的營救部分顯得太急促,讓人覺得不夠過癮。前中期鋪墊了那么久,暴露了日本有多么殘忍,燒殺搶掠,后面幾個火箭炮就解決,我們要的大場面也沒有看到,7000萬資金可能花在上海了。不過可以看出導演希望把人性刻畫的更加深入些,但關于日本軍人的描寫看來和國內某些抗日神劇差不多。影片中瑪格麗特的塑造還不夠深入,她完好無損從日軍出來了,感覺有些牽強,可以更加展示一下小日本的兇殘,人你抓都抓了

從故事影片的情節來看,可以看出二戰給人民生活帶來深深地傷害!二戰時期的日本人的暴行,讓我們深刻意識到:落后就要挨打!與日本人得殘酷暴行相比,美國在偷襲中表現的睿智讓人尤為贊嘆。
The Great Raid/大偷襲
非常不錯的片子,雖然描寫的只是二戰后期的一次小規模的營救,但是影片在前面的鋪墊、懸念的安排和沖突的迅速爆發以及結束各個方面呈現得都非常完美,也沒有拖沓的地方。
影片描述的是一群1941年在菲律賓被俘的美國戰俘,被日本人關押在集中營中,其中大部分受傷或者生病(身體好的都拉到別的地方作勞工了,就像The Bridge on the River Kwai/桂河大橋里面描述的那樣)。而到了1944年,美軍麥克阿瑟將軍重新在菲律賓登錄,向日軍展開反攻,日軍在敗退的同時,也在暗地里安排殺害戰俘的計劃。而此時美軍前進的道路上必須經過這個集中營——日本人肯定不會讓戰俘活著迎接解放的。一群新兵,被委派任務營救這些戰俘,而這個任務是上級指揮官都沒有把握的,加上對戰局影響不大,所以就沒有派精銳,我想歷史也應該是這樣的。但是,在周密的計劃和菲律賓本地游擊隊的密切配合下,這群新兵順利得完成了任務,甚至可以說是完勝——120多人襲擊500人關押的集中營,并且附近不遠處還駐扎有11000名日本兵,結果只是美軍陣亡1人

大偷襲:感覺一般,營救也不大
轉載請注明網址: http://www.kangshuodianzhi.org/zhonghe/vod-906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