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田父女驚覺竟然不知道乙美嫁入熱田家之前的人生是什么樣的,此后這么多年的生活大部分細節也是不知道的,還經由別人提起多件小事才恍然自己居然錯過了那么多。最后人生年鑒所有空白都被乙美幫助過的或是相處過的人填滿了那里讓人淚崩。
乙美這一生一定很豐富多彩,手帳記錄的都是可愛的生活細節,對自己的自傳是空白的,但給別人的手帳卻又詳細又可愛,一個用愛發光發熱的人內心一定是豐富的。沒寫完的別人都給你寫上了,感恩的祝福的,真的很美好。到了本該悲傷的祭日最后再當一回跳板,歡歡喜喜的

非常治愈的電影,鏡頭很干凈,敘事不緊不慢娓娓道來,從乙美去世倒序回望她的一生。
1.是不是沒有自己的孩子,這一生就盡是無意義和空白?當然不,乙美把她對生活的熱愛和樂觀積極都傾注在了她接觸的每一個人身上,勤勤懇懇地料理家庭事物,還寫下了49天食譜。雖然父母在戰亂中去世沒能教會她太多生活本領,但她自己不斷在生活中摸索和歷練,為的是成為一個好母親好妻子,或許她也曾無數次面對門前靜靜流淌的河水發呆,為不知走向何方而茫然,但第二天,她又總能從河水中汲得力量迎接困難,生活嘛

四十九天的食譜是根據作家伊吹有喜的同名小說改編的,主人公之一乙美記錄菜譜卡的習慣,其實就來自伊吹有喜的自身經歷。
又是一部有永作博美的電影。她年輕時候真的很好看~上一部我看過的是她的《寧靜咖啡館之夜》。
這部電影除了乙美留下來的美味食譜,還有人生話題。一個女人如果沒有孩子,沒有后代,她的生活會過的不好嗎,會總有遺憾嗎?答案是完全不會。作為女主角的后媽,乙美就是一個美好的列子。她沒有自己的后代,卻把愛給了教管所所有的孩子。她非常幸福和滿足。最后在她去世的慶祝會上

劇情和三觀都有些難以言喻的智障之感,真是震到我了,熱田家那個老太婆真的太太太討厭了,非常直男,應該使勁踹一腳
最后的態度轉變也是神轉折,毫無邏輯,好想揍她……全程都在期待fumi突然開大揍她……(why
還有結局,我真的不想說話,男主的腦子究竟是怎么長得,竟然能說出這種話,我簡直要昏迷了,哪有這么好的事啊吃在東家睡在西家!對于這種人就也應該使勁踹他一腳
但是,岡田將生和fumi真的,太可愛了,神級可愛,可愛得我可以勉強給兩星……
以及我一開始也以為是美食電影的ry

丈夫出軌,自己一直不能生育,很想要孩子的百合子在接到小三懷孕的電話后一個人回了老家。后媽去世,家里來了后媽生前照顧過的重生家庭的lo裙女孩來家里幫忙辦七七。百合子的后媽一輩子沒有孩子,百合子在給后媽辦七七的過程中漸漸明白了沒有孩子也一樣能活出精彩的人生,也明白了后媽和爸爸對自己的愛,與自己和解了的過程。大宴會上足跡簿那段真的好感人。我原本以為是美食番點進的,結果被這親情淚目了。女主真的好好看好溫柔啊,她那么想成為媽媽,一定是因為她有個對她很好的后媽吧。

也許我并不像自己所說的那樣麻木吧,不然我該怎樣解釋,我喜歡的是像《四十九日》這樣風格的電影。
我有一個好朋友,每次跟她談到一些關于自身的問題,我都比較排斥,尤其是我不喜歡她對我的狀態進行分析,更多時候,我只是在傾聽。我理解作為一個傾訴者的感受,所以我總是提醒自己避免進入傾訴的角色,我知道,就像我不怎么關心別人的感受一樣,別人也不會真正關心我。
但是可氣的是,你實際上無法擺脫這種幻想,你總是不自覺地在假設你說的是有用的,或者說,你真的認為別人對你會有某種幫助,姑且認為這是一種本能吧。
我喜歡很多日本的電影,偏向現實或者文藝類型的,因為它們比較準確的記錄了某些狀態,我不喜歡刻意制造的戲劇沖突和過于洶涌的感情。也許一個社會到了足夠的發展階段,才會開始關心起每個人,每一個個體,內心的微小感受。或者說,才會有一些人在乎自己的感受,并且把它們告訴別人,然后也得到很多人的共鳴。
我記得在知乎上看到有個人說,日劇關心的是人的生存。如果按我的理解,他們關心的是人與這個世界的關系

“四十九天的食譜”人生起起落落,我們和他人是互相成就的
轉載請注明網址: http://www.kangshuodianzhi.org/zhonghe/vod-1109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