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兒與少年#這擋節目我只看了其中幾集,尤其是最后一集,很讓人我喜歡,因為看到了很有深度的一面,因為許晴的那封信,她在信中比較中肯地分析了自己的行為表現和個性,以及對于群體的不適應性,所以看來她并非美得直接就不管不顧地傲視一切的,她其實知道自己是誰應該怎么做會比較合群,比較討喜,只是有時候她忘記了,因為她性情如此,于是我很想說點什么。
許晴,是這場真人秀中爭議最大的一個人,但是我無端地很喜歡她。如果我們看一個電視片,肯定是想看到對自己有吸引力的那部分內容,而在這部劇中,年已60有多,年輕時曾也美艷驚動一方的香港明星佩佩,這一生中經歷過事業和感情與婚姻的高潮低谷,事到如今,一切都已經看淡了吧,整天鍛煉身體念佛抄經,那些人生遭遇N多挫折想變得堅強而勵志的中老年女人可以從她身上看到一股不停息的正能量;凱麗,90年代初大街小巷都熱議的賢惠女人,現在看來,只是一個有些跟不上時代潮流的,啰啰嗦嗦,有點茫然失措的中老年,那些同年齡的人,平平淡淡生活也曾抱怨生活的瑣碎和乏味的中年女人們

2021年,再重溫一遍花少1,依然很開心和感動。看第八集的時候,我被許晴的信感動哭了(忘了第一次看有沒有哭)。
首播2014年,當時看的時候,我會嫌棄凱麗太吵,寫的打油詩也很一般(我媽媽也很愛寫,但我覺得很尬),在凱麗嫌棄張翰讓路人買吃的的時候和她意見一樣,覺得丟臉;花花太不聽話,老是要找他;許晴事兒多;菲兒太迷糊了(其實我和她一樣,但我很少丟東西);張翰確實有些武斷和固執;濤很全能;佩佩外語很強。想想2014年我20歲,非常不擅長人際交往,啥也不懂,遠不如菲兒和花花

一個好看的真人秀節目不僅要做到真實,還要有矛盾、有沖突、有進步,才能讓觀眾看了有收獲感、滿足感,最近很火的花兒與少年做到了,小編推薦大家有空可以看下。
大姐:鄭佩佩(68歲)
看過的人都會自覺為她點贊!老戲骨不僅演技好,也很會做人。當張翰沒有給姐姐們租車去酒店而是讓她們坐巴士的時候,姐姐們很不滿,鄭佩佩勸她們要包容他、鼓勵他。旅途中,她看出張翰心理壓力大又不太會處理問題導致情緒一直不高,她主動安慰。花花頻繁走丟,她就一步不離地看著他。在這段并不順利的旅途中幾乎看不到鄭佩佩板下臉來,臉上總是帶著笑容,她是這個七人團隊很好的情緒調節者,是個親切寬容大度的智者。觀眾從她的身上能學到做人的道理。
二姐:凱麗(52歲)
凱麗的心理年齡絕對沒有52歲,有時候真真兒像個青澀的小姑娘……因為聽不懂英語覺得自己在眾人面前丟人就嚶嚶哭泣甚至不想繼續參加節目,身邊沒人陪伴就不能獨立出行,遇到困難情況就喊“我的親娘老子……”真是個非常需要人照顧的姐姐……在她身上你又能看到自己爸媽的影子,正統保守

芒果這個圈,真的很神秘,一堆一堆的自家人,在全國各個節目里混來混去,然后這個打官司,那個要賠錢......
看《爸爸去哪兒》還是挺歡樂的,比較的真實,很有正能量,即使是情商不很高,智商還是很可以的。即使是人家賣3元的東西,還價5塊錢,大家還是覺得可以原諒的,即使是老帥哥被爆了一堆的不是,過年的時候人家不還是在芒果臺的停車場飄移了一下。
然而,這個《花兒與少年》,花兒不是我理解的花兒,少年不是我理解的少年。
1、張翰:你在除了你的粉絲以外的廣大群眾里面,你真的不是偶像,你真的不帥,甚至比張杰還要閏土,最起碼人家的情商、智商、歌唱水平要比你高N個檔次,人家穿上藍色小西服還是很讓人驚嘆。你不過是在芒果臺演了個水汪汪的弱智所謂偶像劇而已,要演技沒有演技,要人氣也不高,有啥可顯擺的,在充滿了謊話的這個圈子里,被圈養的深了,就成為了井底的那個青蛙,皇帝的新衣。向你的張亮哥哥學習,學習。
2、華晨宇:原來以為芒果臺會保持一點你的所謂神秘,造就一個火星的傳奇。可惜通過這個節目完全暴露了你的所有缺點。你24了

看過幾期在,總體感覺有些亂,也缺乏主體性。
對于幾個人基本上僅限于知道,臉熟,略有了解。所以對于幾人的個性、為人、好惡都沒有了解,不過通過幾期下來感覺有贊許、有失望、有不平、有期待。
若是一定要用一句話總結,那只能是:明星也是人。許多人指責幾人各自的缺點,再就是亂哄哄的捧自己的偶像,倒也不是說覺得大家說的不對,只是覺得有人話語有點惡毒,缺少包容。
為什么要提包容這個詞呢?所謂金無足赤,人無完人,每個人當然有各自的有缺點(包括“賢妻”劉濤,還有睿智的大姐鄭佩佩),只不過有的人給人留下的印象好些或者說更適合這樣類型的節目。最被大家所詬病的人該是許晴和華晨宇,他們就是不適合這樣的節目,比如許晴,非常自我,講究品質與情調,充滿文藝和小資情懷,就如大姐所說“太性情中人”了,這是她最大的優點,也是她最不溶于這個節目的一點。我覺得這樣的許晴并沒有什么不妥,因為她就是這樣一個人,如果真的變得勤勞、懂事、善解人意……那便不是她了,也許是她不愿,也許是不屑,當然在一個團隊中她的表現確實不盡如人意

《花兒與少年 第一季》風靡耀眼!有傷的少年與花兒
轉載請注明網址: http://www.kangshuodianzhi.org/zhonghe/vod-2909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