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2024-07-19 13:06
首映:2023-10-27(中國大陸)
年代:2023
時長:114分鐘
語言:漢語普通話
評分:6.8
觀看數:45253
熱播指數:361
來源網:三年片免費
“二手杰作”諷刺與回顧、自殺與意義
蠻好的諷刺作品啊,劇情不錯還蠻搞笑的,爆米花片,7.0應該有啊,觀眾對國產片普遍要求好苛刻,各種挑剔,可能是愛之深,責之切吧
如果劇情一模一樣,換成韓國泰國日本喜劇,估計7.5分以上沒毛病。
所以,我得出一個技巧——只要是國產電影評分要加0.5-1分,比如豆瓣6.5分以上國產電影就相當于國外7-7.5分,是可以看的。
很久沒有看過二手杰作這么惡心的電影了。我覺得不如叫《一個失敗的男人的洗白錄》,或者叫《失敗中年男人的意淫錄》,不過也不一定是意淫,畢竟對這樣的男的的吹捧在現在社會也完全可能發生嘛。能有這么多五星好評我也能理解,不就是引發了典型東亞普信男的共鳴嘛,一個失敗男人拍的失敗男人通過做出一系列不應該被理解的行為以渴望被理解和包容的電影,引發了另一群失敗男人的共鳴,就是這么個事兒。這部電影既然侮辱女性,又侮辱文學,還侮辱了老師,甚至還侮辱了父親,雖然我覺得父親本來沒什么好被侮辱的
老馬的落魄源于,他不愿睜開眼去看這個把他甩在身后的時代,一直沉浸在自己的文學天堂里,不考慮傳播路徑的更新,十年如一日地用紙質投稿的方式試圖改命。文學給了他庇護,但也在一定程度上變成了他廣開眼界、對外溝通的屏障。即便后來意外成功了,還在KTV包間里不合時宜地高喊著“文學不死”,可那是事件營銷的成功、是話題炒爆的結果呀,跟文學有半毛錢關系啊!再到后來,自費賣書,還堅決不加“馬墨爸爸”字樣作為宣傳賣點,簡直又愚又執。
再看其他人,也好不到哪兒,校長只想要一個突發事件的最佳公關
11月份去了一趟曲阜,閑聊中發現孔夫子的故鄉的人都有出書的癖好。比如你在一個小課堂做了一次演講,就有人問你為什么不出書啊。
什么人都能出書?一開始出書是少數學者作家的事,書也是有學術風,嚴肅文學,神圣感。人們崇拜知識學問。后來主持人,名人,學術網紅也開始出知識普及書,雞湯書。馮鞏就諷刺澡堂師傅送兩本。出書就不怎么神圣了,賣的是名氣。再后來,網絡文學興起,阿狗阿貓都能出了。什么玄幻穿越修仙甜寵。賣的是爽,是刺激。文字越來越水。反倒嚴肅文學顯得沒落了。
在海報上赫然寫著“笑著笑著就悟了”七個大字的影片《二手杰作》,雖然搞了不少噱頭,但最終在商業上還是虧了。
這部幕后有寧浩壞猴子影業做后盾的影片,實質上還是一部司空見慣的翻拍電影,雖然影片美其名曰只是根據美國電影《世界上最偉大的父親》改編,終究也只不過是在原有基礎上進行了本土化改造而已。
在當前華語電影圈,不僅僅是翻拍成風,類似這種打著荒誕旗號的作品也是層出不窮,這讓很多電影人在商業至上的驅使下,沒有了更多的時間去打磨電影本身,只能是趕著草草上場。
如此以來
決定進影院看《二手杰作》的時候,我和朋友開玩笑說這個片名可以和《半個喜劇》湊一副對子,沒想到一語中的,這部影片屬實稱得上“半個喜劇”。
喜劇性來自故事對所有人的無差別攻擊。它用兩場與死亡擦肩而過的意外事故搭建骨架,講文化圈子的亂和社會大眾的愚。在失智的名利場上,寫書出書的是銷售,教書評書的是水軍,買書看書的是粉絲,人人都迷失在社交網絡的信息流里,不見理性思考,只余群體狂歡。用影片中許思思引用的“名人名言”說:“海嘯來臨時,沒有一朵浪花是無辜的”
“二手杰作”諷刺與回顧、自殺與意義
轉載請注明網址: http://www.kangshuodianzhi.org/zhonghe/vod-5290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