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時候還很小,語境是之前從來沒有在電視上看過的。生動、生活、生趣。嬉笑中帶著溫暖,柔和里帶著批判。剛剛讀初中的我,對這部劇完全著迷,也是王朔作品的啟蒙吧。
里面的演員個個都符合人物設定,雖然有個別夸張,但是感覺卻是剛剛好。年代感很強,不乏“一本正經”地說教,但是看得出來骨子里的睥睨。少年向青年過度的時代,有這部片子作為記憶的背景,很懷念。

《編輯部的故事》是中國大陸第一部 情景喜劇 ,是繼電視劇《 渴望 》之后又一部室內低成本電視劇,播出于1991-1992年,全劇共25集充滿了王朔樣式的京式調侃幽默。外景主要在 中國農工銀行舊址 拍攝。
看 https://www.imdb.com/title/tt1367515/episodes/?ref_=tt_ov_epl
第一集播出時間 Dec. 1991
第25集播出時間 Feb. 1992
再看CCTV, http://dianshiju.cctv.com/2013/04/24/VIDA1366791318470285.shtml
名 稱:編輯部的故事首播時間:1991-11

對于20多年前的情景喜劇,不僅僅要按內心的眼光來評分,也要把它放進時代的背景考慮。如果只關注情節編排和畫面效果,那么久遠一些的經典,也會貌似不堪。
從編導到導演再到各位主角,都是一等一的大腕兒!這樣的配合,以后幾乎就不可能再有了。
故事的內容當然是和那個年代緊密相關的,很多用詞,場景在今天看來,肯定是脫節了,然而,要想知道20年前的社會,那個社會的熱點和文化,這里的編輯部,就是一面最好的鏡子。
說實話,這句看了幾集就先沒看了,最近下載了各國的電視劇電影之類的,又不知道看什么好。還是早點休息啦!

典中典。最近在探索老劇。英劇如yes minister已經看太多遍了,轉向國內劇。
不得不說,那年代的本子,那年代的演員,質量都是高極了的高啊。
情節是接地氣的,人物是鮮活的,立場是堅定的。
要說現今的喜劇如郭德綱的相聲,那當年的喜劇就是劉寶瑞先生的作品吧。
是藝術工作者退步了,還是觀眾審不了美了?或者是,在此囈語的本人有毛病?

編輯部的故事:永遠的笑與愛
轉載請注明網址: http://www.kangshuodianzhi.org/zhonghe/vod-5025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