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2024-07-23 23:13
首映:2021-10-22(中國大陸) / 2020-09-08(威尼斯電影節)
年代:2020
時長:144分鐘
語言:漢語普通話,英語,葡
評分:5.0
觀看數:37962
來源網:三年影視大全
《第一爐香》給“愛而不得”一次辯護?
6/10,如果撇開張愛玲小說,純粹從電影角度來說,可能還可以加0.5分。許多罵貨不對板的,可能沒看過許鞍華執導的《傾城之戀》,那才是真災難,不光選角有問題,整個的影像氛圍都算荒腔走板。《第一爐香》里,至少,還有一些些是對味的,比如梁太太,比如盧兆麟,比如淺水灣,甚至彭于晏的喬琪喬也能算上半個準確。。。
但對于張迷來說,僅僅一丁點的對號入座也是無法滿足的(一丁點是我的評價,而大部分的張迷朋友認為全劇沒一個對的)。如果改動只是發生在配角身上,口碑或許還有挽救的空間
part. one
文/湯靜諾,文章首發于公眾號:湯靜諾
圖/來源于網絡,侵刪
張愛玲在《沉香屑·第一爐香》中講了這樣一個故事:
葛薇龍是香港的一個女大學生,但她并不是本地人,只是由于戰亂而過去避難的社會中產中的一員。為了繼續有錢念書,她不得不去求助和父親已多年沒有來往的姑媽。她的本意只是為了“借錢”念書,但最后卻成為了為丈夫撈錢,為姑媽撈人的“工具”。
本來是去借錢讀書的葛薇龍,是怎么一步步走向墮落的?
梁太太是分這四步將葛薇龍帶入深淵的。
“薇龍到香港來了兩年了
照理說,許鞍華拍張愛玲已經該是輕車熟路。
可是這次的《第一爐香》,不僅在開機時就被質疑,上映后也是差評無數。在幾乎被全網嘲的情況下,影片開分只有5.7。
看過電影的觀眾,有的指許鞍華與張愛玲“氣質”不合;有的指編劇王安憶把故事改得一言難盡、又軟又平;還有的稱拍成了喜劇片,期待中的《花樣年華》變成了民國版小時代。
被吐槽最多的,依然還是扮演葛薇龍、喬琪喬的馬思純和彭于晏。
張愛玲筆下的葛薇龍,是個有著一張“平淡美麗的小凸臉”的上海女孩兒,眼長而媚,鼻子細長、小嘴肥圓
因為剪輯的原因,一天之類看了兩部張愛玲的小說改編的電影,差距是如此之大。本來看網上很多人噴這部電影,我還不太相信,直到我自己去看……我才相信,真的難看。首先是片子的編劇和剪輯,有很多地方的銜接不流暢,沒看過原著的人或許很難理解,接著是演員,選角非常不適合,馬思純的身材不適合民國戲,和其他人的對比非常明顯,看著很沒有美感,而且馬在有些地方演出了一種青春疼痛的感覺,我甚至感覺不到她對喬琪的愛,彭于晏呢,就像一個在上海弄堂住著的干粗活的伙夫,毫無公子氣質
最近我把忘得差不多的《第一爐香》重讀了一遍。
這是我第三次讀,第一次是在高三,那是我求饑似渴地讀張愛玲的時候。第二次發生在大學,為了和學校讀書協會成員battle讀了。這次讀完,可能是常讀常新起了作用,我不覺得《第一爐香》僅僅寫的是一個上海女子在戰前香港墮落的故事。
我所看到的是身處戰前香港,葛薇龍、姑媽等女性代表所面臨的性別困境。
小說開篇,葛薇龍腆著臉去找傳聞中令家族蒙羞的姑媽,是為了完成自己的學業,“在這兒書念得好好的,明年夏天就能夠畢業了,回上海,換學堂,又要吃虧一年
“女人的不幸就在于她收到幾乎不可抗拒的誘惑包圍,一切都促使她走上容易走的斜坡:人們非但不鼓勵她奮斗,反而對她說,她只要聽之任之滑下去,就會達到極樂天堂。當她發覺受到海市蜃樓的欺騙時,為時已晚,她的力量在這種冒險中已經消耗殆盡。”
張愛玲的《第一爐香》絕對不可能是個愛情故事,而是千百年來無限上演的女性悲劇,《第一爐香》和以上波伏娃的觀點不謀而合。讀完只會深深地嘆息,許鞍華卻偏偏要“勇敢愛一場”,這下子對Ann的崇拜濾鏡也不起作用了。
葛薇龍一開始算得上是涉世未深
《第一爐香》給“愛而不得”一次辯護?
轉載請注明網址: http://www.kangshuodianzhi.org/zhonghe/vod-874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