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不是原著標著韓寒,這部影片估計連上映的機會都沒有。從籌劃到開拍、上映、最后下線,這部低調的電影像是從沒出現在觀眾視野一樣,或許導演是個非常有氣節的人,骨子里不想借韓寒的名氣宣傳自己,但觀眾最后發現這部影片除了韓寒,其它的真沒有什么吸引力。這也不難理解郭小四可以憑借同樣是內容爛成渣的《小時代》在影院里笑傲票房,而韓少卻在一座城池里黯然傷神。單是從這一點上講,韓少與小四的第一次影像交鋒,小四贏了票房,輸了口碑;韓少輸了票房,也輸了口碑。
《一座城池》就是這樣一部電影,從頭到尾如風一般的存在,最后連票房慘淡都不能引起人們注意。之所以要提及它,完全是出于對韓寒的喜愛,而并非電影本身。在電影工業急速發展的今天,觀眾的口味早已被大片弄得古怪刁離。人們對電影的態度也顯得愈發明顯:要么溫情,要么震撼,要么滾蛋。如果在這里說什么未來中國電影的趨勢是市場先行、內容為王可能有點不現實,但每個電影人都應該注意到商業與藝術既然很難端平,那就全心全意做好一個

2013推薦,一座城池也許沒那么爛
轉載請注明網址: http://www.kangshuodianzhi.org/zhonghe/vod-1021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