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紀越大越體會到一個真正gentleman的可貴。尤其那種歐洲黃金時代的紳士,從有條不紊的衣著到優雅的言語到精致的小物件到古典的居所,還有最重要的三觀,永不過時。這大概也是所謂”經典“的意義所在--任何時候看都還覺得有共鳴。
最后一幕設計的很好,把一般意義上的偵探劇給升華了,尤其是波羅一貫的"人文關懷“精神,在老友黑斯丁那里將私人情感和普世價值融為一體;同時又以他個人的”謝幕“,設計了一個”雙重的完美謀殺“,然后的揭曉謎底和以前都不一樣,不僅僅實現了破案這個功能

相信這一季,最受關注的應該是帷幕了。讀過阿婆原著比較電視劇,才發現電視劇差的不是一星兩點,相比原著,黯然失色。
就整個劇情來看,原著確實做到了層層推理抽絲剝繭,而本劇相比之下就只一味推進劇情。這里來說一下,個中細節與內心描寫(書中寫的很詳細的劇中沒有或者一筆帶過)
從波羅給老黑的遺言開頭說起:大意是經過這四個月,相信連最荒謬的結論都曾經在你腦海中閃現過。對啊,這就是阿婆想對讀者說的話,我也想了很多看似可能而可怕的結論,因為書中細節給了你太多思考和遐想空間

阿婆果然是阿婆,隨意挑了一集波洛來看,便碰上一個經典模式:謀殺游戲弄假成真。雖不百分之百確定是其首創,但以阿婆寫作的年代推測,估計也是八九不離十了。這種模式的最大好處在于,從一開始讀者觀眾便知謀殺會發生,因而早早將自己代入其中,與波洛一起破案。這種樂趣有點像戲劇里的打破第四堵墻。
嚴格來說,第三集不是很成功,因為在作者泄露瑪琳的真實身份之前,根據已有線索,根本無從得知兇手殺人的動機。前面所有內容不外乎是故布疑陣和鋪墊線索。
故布疑陣:①沃伯頓一家提議將尋寶游戲改成謀殺游戲,恰好亞力克是個憤世嫉俗的化學家,尤其鄙視愚蠢庸俗的人。②建筑師邁克爾與海蒂、莎莉的復雜三角關系。③喬治與海蒂貌不合神也離的夫妻關系。④突如其來的海蒂表哥埃蒂安。
鋪墊細節:
1、 奧利弗夫人感覺在設計情節時被操控,疑心到時真的會死人。
2、 建筑師邁克爾鄙視喬治的審美,就因為一棵樹被風刮倒了,建寶塔鎮壓。
3、 艾米佛利艾特的家族歷史,丈夫、兒子先后去世。
4、 兩次出現的外國游客,一前一后。
5、 女傭阿曼達對海蒂的不滿

《大偵探波洛 第十三季》佐伊·沃納梅克作品,帷幕 they were good days
轉載請注明網址: http://www.kangshuodianzhi.org/zhonghe/vod-3387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