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晚上和朋友們包了電影院的最好的兩排座位,看了期待了很久的電影。但是,結果還是比較讓人失望的……處于對這篇電影的期待,我很想給4星的,但是理智告訴我,最多3星!
情節:
情節是電影的靈魂。近幾年來,很少有情節好的電影,一個個都是像《夜宴》、《無極》那樣的無聊,不知道大陸導演是怎么想的,好像覺得拿個3歲小孩的故事就可以拍電影一樣。現在風氣是這樣:情節不重要,場面才重要!真的是這樣么?放屁!《功夫之王》的情節說是根據西游記來的,但是看了后,跟西游記真是一點關系都沒有。前前后后,情節簡單的不能再簡單,就是為了根棒子,找到主人,滅了壞人。這樣3歲小孩的情節真是看的我無語哦……值得一提的是,情節上,編劇還來了個穿越哦,呵呵,最近穿越文看的比較多,影片的穿越情節的處理方法,低級!!
表演:
看來看去,杰森在影片的表演是最自然的一個哦。覺得現在存在一種趨勢,歐美一帶的電影中的演員確實要游刃有余一些,表演不留痕跡,人家都不是在表演,而是完完全全溶于電影。而看看,劉亦菲,還有那個什么玉疆戰神

就好像是明可夫導演坐在導演座上舒舒服服,然后年邁的成龍和疲態的李連杰出大力流大汗在打——中國人還是在干體力活。
看著成龍和李連杰打斗,我心里很不是滋味。看著暴力而拍手叫好,這不是古文明中斗獸場的觀眾們的行為嗎?
恩,我今晚心情不好。
Anyways,這是一部有誠意的電影,可我不喜歡。全片的畫面風格像極了魔戒,最后玉帝頒獎的那一段,鏡頭的濾鏡就和精靈族的庭院那里一模一樣。
明可夫啊,你的《獅子王》里面的深度和創意呢?
細細想來,《功夫之王》里面的角色和《獅子王》一樣扁平如紙,性格單一。動物世界如此,神話世界也就不強求了。但是《獅子王》勝在辛巴長大了以后有所得,而《功夫之王》的美國小伙呢?難道只是學到一身欺負街頭混混的功夫嗎?
而且這個電影里面的元素一點也不中國化——并不是穿上中國服飾就能講中國故事的!

前言:當杰森走出昏暗的小屋開門看到外面青翠的梯田時,我們的眼前仿佛重現了電影《綠野仙蹤》(The Wizard of OZ)中主人公多羅西(Dorothy)走出木屋身置其中的奧芝仙境——“托托,我有種感覺,我們已經不在堪薩斯了。”的確,對于美國南波士頓的青年杰森,這片被“玉疆將軍”統治的功夫世界的確仿佛多羅西的奧芝仙境。在一個光怪陸離的陌生土地上他們只有一個目的——回家。對于杰森來說,這個夢中的國土是個“異境”;而對于中國觀眾來說,這部影片也是個“異境”。
一
【他們兩人在國人心中的形象太根深蒂固了,如果說每個人心中都一個哈姆雷特,那么面對成龍和李連杰,每個人心中都有一個袁和平。】
2005年5月9日曾是一個讓數萬影迷望眼欲穿的日子:《星球大戰前傳3:西斯的復仇》作為“星戰”系列的終結篇上映。這樣一個這冗長的名字是無論如何不能被簡略的,因為每一個字都包含著熒幕背后漫長的電影工業發展史和一代代影迷內心的情感沉淀

鄒兆龍領演,《功夫之王》,來自好萊塢的中式童話劇
轉載請注明網址: http://www.kangshuodianzhi.org/zhonghe/vod-967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