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我十四五歲的時候,有一個電視劇風靡全國,名字叫做《十六歲的花季》。當我十六歲,天王巨星林志穎每天都在電視里唱《十七歲的雨季》。
當我在觀看姚學導演的作品《了不起的高二八班》時候,我突然想起了原來我的十六七歲已經是二十多年前。我在那個年齡,也曾經有過無數的幻想。
是幻想,不是夢想。
我這輩子都沒有實現過自己的幻想。因為夢想可以啟及,幻想就永遠只是幻想。不過在《了不起的高二八班》,就是在講述一群擁有花季雨季的少年少女,為實現自己幻想努力的過程。
一群高中生,要拍一部電影

國產青春題材作品從一次又一次的墮胎流產三角戀后真是越來越給人驚喜了。電視劇方面這幾年有還原青春本質的各種劇作,電影方面去年有音樂與二次元的《閃光少女》,今年又多了這一部《了不起的高二八班》。
選題上還挺出新,喪尸校園在國內的影視作品中并不常見,開場就是一場驚險刺激的喪尸追逐游戲,非常抓人眼球。然后主線劇情凸顯,不安分的高中生想讓自己的夢境成真,于是集結幾方人馬,打算拍出自己的夢境,接著當然是遇到了重重困難,但也能“化險為夷”,最終迎來大團圓結局。雖然是非常典型的故事結構

在一個炎炎的夏日,我在空調全開的房間中,完完整整的看完了這部影片。這么舒適的環境,不由自主發出了感慨。想起了年輕的時候,那時的我,對比現在的年輕人的十七歲,竟然顯得老氣沉穩了一些。性格方面是其一,另一方面是自我對自由的認知度,認真的重復著每天枯燥的人生,沒有想過去做一些想做的事情,或者說想過卻做不了的那些所謂的夢想。
十七歲的放肆張狂,自由自在,不需要去考慮被束縛的時間。這部電影,拍出了一群快樂的年輕人,他們似乎也有自己的煩惱,也曾掙扎過,痛苦過,抵抗著,最終妥協

一個字:爛,差點就趕上逐夢演藝圈啦!果然導演和編劇都是一個人的基本上是爛片沒跑了!這樣的青春,真尷尬!首先,校園文化藝術節,是老師讓學生積極報名參加的,家長找來了就怪學生,還強行不讓報名,盡管導演你想符合現實,但這也未免太牽強了吧?還有現在的家長跑學校鬧事的估計也不會這么多對吧?成群結隊的來學校為了一個屁大點事的藝術節討說法未免浮夸了吧?影片中還有各種俗套的劇情,比如兄弟破產沒錢,家長不讓女兒拍電影只學跳舞,導演,我也是學舞蹈的,我們學舞蹈的通常都會有自個的想法

影片講述了一群自詡為“喪尸”的高中生們為了追逐夢想,排除萬難終于完成了心中對自我的表達。影片中的他們有著跟我們當年一樣的熱血和憧憬,一樣的迷茫和彷徨。
影片起初很好地展現了一眾高中生對自己的定位,他們把自己比喻為喪尸:機械,刻板,一致。這也是當下非常貼近高中生的寫照。他們成天忙碌于繁重的學習,都沒有時間和精力好好思考一下自己真正喜歡什么,要做什么。
“喪尸片”的創作給他們了一個自我表達的機會,他們可以用自己的方式編織屬于自己的故事。在故事里,他們可以是拯救世界的大英雄

百度詞條給“青春”定義,指15周歲至20周歲的階段。
不過我可以坦誠,這不是我的青春。
我的青春開始于二十幾歲,已經步入社會的成年人,終于知道愛美,喜歡包包和小裙子,連發帶都是嫩嫩的粉紅色。
這些靚麗的小東西帶給我的溫暖,遠比高中時劣質的校服布料要好。
曾經和高中認識的好友聊天,為什么我們直到成年才開始喜歡青春靚麗的東西,妹子說上學的時候哪有空管這些啊,都忙著背書呢。我想想也是,我們從小在高壓的環境下長大,不論家境與否,乖巧聽話認真讀書才是我們的日常

【了不起的高二八班】梁振倫主演,高二那年,邂逅夢想
轉載請注明網址: http://www.kangshuodianzhi.org/zhonghe/vod-866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