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電影現在的宣傳總是什么好萊塢特效,驚險劇情,大明星,實際上如何呢?觀眾喜歡的是一個好的故事,不是那些機器做出來的假的不行的特技,不要總是浮于皮毛,這種老式的情節雖然很俗套,但是足夠真實,有著貼近生活的一面。本人就是師范生,雖然對于專業談不上熱愛,但是看完了也有想要去學校當老師的念頭。可能有些人就是不喜歡這種情節,他們就喜歡什么好萊塢五毛特效,什么阿凡達十年構思,什么幾億美元大成本,以此來唱反調說這垃圾電影,我都是邊玩手機邊看的,劇情無聊。我只想說,不愛看那就別看了,這種名字的電影是個人都知道沒有你愛的大場面大制作,請百度一下鬼吹燈之流,都符合你們的要求,肯定看著過癮。

結尾相當巧妙。
最後連陳玉自己也逃脫不了歲月的無情,在兩位愛人相繼消失了之後自己也難免消失在衆人的視線之中。
該片讓我找回了久違的感動。
只怪時間過得太快,生命太短,我們不能沒有成就。不能讓自己愛的人因爲自己的無能而窘迫抑或是不堪。

所謂生涯。
是那么善良,又是那么微小,最后連照片都留不下自己。最意味深長的是這個收稍。我被打動,是看到命若塵埃的悲哀后,激發起的不甘心。
他的女人死之前緩緩的問,你知道當時我是這么看上你的嗎?那時,你一直在修琴。我一直站在你身邊,我就想,這琴修好了就一定可以拉出非常好聽的音樂。可是你讓我等了一輩子。你讓我等太久啦。這是第二個非常意味深長的話。希望,藏起來的失望,和原諒。所謂生涯。
好的地方都在后頭,前半段一塌糊涂。跟《靖國神社》一樣。
看到最后眼圈紅了一陣子,理由可能和大家不一樣——因為我怕這樣平凡的一生。

直到影片的最后我才知道飾演陳玉的人是梁家輝,期間多次看著這張臉有些恍惚,卻在下一瞬被情節給帶走了想法。一個香港影帝把一個如此平凡的內陸教師演的出神入化,著實令人驚嘆。
我其實沒有耐心看電影,途中甚至有幾次中場休息,但影片的最后還是讓我回味許久。陳玉又回到了月亮灣,踏進了他剛來時留影的那條小溪,架好相機擺好姿勢,卻以差陽錯,沒有進入鏡頭。這個寄托了陳玉一輩子情懷的月亮灣,陳玉連個身影都沒能留下……
陳玉該是所有老師的榜樣吧

香港影壇有一座殿堂,幾十年來,能夠走進這座殿堂的演員實在屈指可數。周潤發、梁朝偉、周星馳、張國榮都已經在里面有了自己的席位,梁家輝卻還只像是一個串門的,左腳進去了,右腳還在門外邊。
平心而論,梁家輝的演技比上面四位其實更出色。我們無法想象周潤發像山村教師陳玉一樣推著破自行車在田塍上走,無法想象周星馳像咸豐皇帝一樣落寞地坐在后宮里聽鐘聲,無法想象梁朝偉像棋王王一生一樣雙目無神地坐在車輪大戰的陣仗前。但是,周潤發的豪爽、周星馳的喜感、梁朝偉的深沉、張國榮的細膩,梁家輝都能演得來。(在香港金像獎上,梁家輝拿過三個影帝,分別是1984年的歷史片《垂簾聽政》,1993年的喜劇片《黑玫瑰對黑玫瑰》,2006年的黑幫片《黑社會》。橫跨三個時代,縱橫三種題材,梁家輝都能做到頂尖。)而且,不管是主角還是配角,梁家輝都拿得起放得下,而且都能奉獻出一流的表演。
不過,殿堂級的演員必須有殿堂級的作品。周潤發有《英雄本色》(英雄片NO.1),周星馳有《大話西游》(搞笑片NO.1),梁朝偉有《花樣年華》(文藝片NO.1),張國榮有《霸王別…

前幾天因為看小說《棋王》,深深地被里面的棋王王一生所震撼。在網上一搜,居然找到兩部電影版的《棋王》,一部是大陸拍的,另一部是香港拍的。對比了一下,還是港版棋王更具電影特色,也更能讓人有看下去的欲望。
在港版《棋王》里面,王一生的扮演者是梁家輝。看完之后我再次震撼了,這一次,不僅是被王一生這個棋呆子的緣故,更是其扮演者梁家輝那出神入化的演技——沒想到一部香港電影可以將文革詮釋得那么生動,更沒想到香港演員梁家輝可以將一個文革中的角色演繹得這么惟妙惟肖。
順手再一搜索,發現梁家輝這個演員果真不負影帝這個頭銜的恩澤。除了《棋王》中的王一生,梁家輝還演繹過另一個文革中的角色,即《我的教師生涯》中的教師陳玉。
終于切入正題。
與《棋王》不同,《我的教師生涯》是大陸拍的,或許亦可算得上一部主旋律影片。其內容正如其名字所示,展現的是一名鄉村教師執教的一生,那個教師,就是梁家輝扮演的陳玉。
雖然片子講述的是從上世紀60年代到2000年的故事,但作為一名90年代出生的觀影者,我居然依舊能夠從中道道很多共鳴的地方。
最讓…

【我的教師生涯】秦海璐主演,陳玉的兩個世界
轉載請注明網址: http://www.kangshuodianzhi.org/zhonghe/vod-7701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