貝絲對于愛情的的向往像每一個懷春的少女一般,可是現實中卻沒有一個人認為這種向往合理,不,除了他的楊,楊尊重她,愛她,楊對于她的愛基于一個基本的人格而不是像小鎮上其他人一樣甚至貝絲的母親一樣帶著控制帶著鄙夷最可怕的帶著自以為是的同情.
我帶著劇透看這電影,前兩章的甜蜜像定時炸彈一般困擾著我,猶如一顆你已經知道的蓮心外的糖衣,糖衣越甜,越害怕即將承受的苦澀,可是貝絲太美了,她引誘著我看下去.
她困擾著甚至覺得是否是自己的祈禱為自己的愛人帶來了這場災難,她希望自己的愛人活過來,奢求他醒過來,不惜一切的去做到.值得么?神沒有給她答案.
我想,貝絲不需要吧,就像教堂不需要鐘聲,我們依舊可以敲擊船幫.

《破浪》是我看了六部馮提爾的電影之后最為喜歡的一部,上一部最能打動我的還是《黑暗中的舞者》。在邁入新世紀以后,馮提爾的電影似乎已經變成了投機取巧式地自我迷狂,論文式說教旁征博引。當然他還是較為完整的保留了自己的影像風格的,尤其是在道格瑪95宣言的教條下他仍保持了手持攝影這一最大的風格因素,至于其他的,他多多少少都背離了。
《白癡》《破浪》《黑暗中的舞者》被并稱為良心三部曲,盡管《白癡》我還尚未看過,但從后兩部也不難察覺出來

《破浪》貝絲愛情的覆滅之路
轉載請注明網址: http://www.kangshuodianzhi.org/zhonghe/vod-1335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