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2024-07-14 02:59
首映:2000-09-20(中國大陸)
年代:2000
時長:111分鐘
語言:漢語普通話
評分:7.6
觀看數:19473
熱播指數:302
來源網:三年片在線
一聲嘆息 的評論
這個題材的電影電視劇看過很多,比如文章演的那個小貝,還有王志文演的
妻子對家庭不可謂勞苦功高,對丈夫不可謂嘔心瀝血,不可謂仍有深切的愛意和感激。可當激情到來時,一切理性,一切社會的道德譴責,都勢不可擋地發生了。
幼年的我看了之后是懵的。
永恒的愛情到底存在嗎?是一個不確定量,隨時間推移,第三者的誘惑,金錢和名利的膨脹,愛情也在變質。
現實生活里,我似乎看到的完美愛情很少,我看到過青年男女的互相傷害和熱情,中年婚姻的疲倦厭煩和互相扶持
梁亞洲(張國立 飾)調進了一個關系里。一方面他是宋曉英(徐帆 飾)的丈夫,一個可愛女兒的父親;而另一方面,他卻是李小丹(劉蓓 飾)的男朋友——他們在海南有一段浪漫的回憶。
當宋曉英知道了丈夫竟有婚外情,絕然離婚。然而顧念女兒年幼,兩人決定先分居。梁亞洲覺得悲傷,因為他失去了一個熟悉的親人,然而他卻也放不下另一邊的柔情。
事情從宋曉英摔傷開始有了變化。梁亞洲那段時間一直留在家里服侍妻子,照顧女兒,經歷過這些日子,他才切身體會到了當妻子的不容易。他和李小丹的來往也少了,而有一天,當宋曉英跟對面的李小丹平靜談起自己和丈夫多年的生活時,李小丹似乎明白了什么,她轉身離去。這個家庭似乎又找回了幸福的時光。然而,一個電話卻使一切都變得可疑……?豆瓣
看別人的悲傷的事情然后深深地嘆著自己的氣。
時間過去很久,飛快地。
生活馬不停蹄,飛快地。
世界的另一端住著我的一端,卻停滯了。
久得我幾乎都快要把自己忘記,連同各式各樣的愛情一起。
所有所有都記不得之后,只有那深深的一聲嘆氣留在心里。
轟轟轟轟,轟轟轟轟,列車時刻到了我也該離站了,對吧?
一聲嘆息道出了影片的無奈,男人總會犯錯,最怕的就是好男人犯錯。好男人重情重義,又有些擔當,出軌后硬是生生扛著兩頭往前奔。但這畢竟是一條錯道,奔的越遠,錯得也就越離譜。到最后,就像影片中張國立接到電話后那個驚恐的回望一樣,玩耍的老婆孩子也正在走向他。抉擇終究是要做的,是主動的抉擇,而不是放手讓時間去處理。
一聲嘆息前半部分刻畫國立和劉婄的感情進展有些太快,把大量篇幅都放在了一聲嘆息的刻畫上了。視角始終圍繞著張國立,沒有延伸到劉婄的男友。兩年的分局生活,也并沒有把視角放在妻子身上。這樣的視角是值得稱贊的,在挖掘探討的主題。但在處理上,還是偏向于外部生活,很少涉及到人物內心,是人物并不是那么深入人心和勾起共鳴。那如何在處理上更深入內心,并不是加上獨白,傾訴這些露怯的方式。而是找到抓眼的細節,通過細節場景里人物的反應來表現。
就好像萬箭穿心里女主拉開兒子和小混混的打斗。這些場景只有深刻的閱讀理解才能找到。當然還有輔助人物,這些都是有助于影片訴求的。我相信,這個影片可以表現的更抓人。
看一聲嘆息
是在很偶然的情況下
無聊時打開電視,換了幾個臺
發現有部有個自己喜歡的演員的電影
就開始看
看完我都不知道自己到底哭了幾回
胸口被什么東西壓著,鼻子一酸,眼淚忍不住就出來了
無聲的那種嗚咽,真的有心碎的感覺
梁亞洲的身上,看到了多少普通中年男人的身影
本性善良但又喜新厭舊
想要追求幸福,但又有很多東西放不下
總在理想與現實間掙扎
這就是生活,這就是人生
總有一些責任必須承擔
像家人、親情
總有些東西要無奈的放棄
到最后,留下的都是平淡和真實
還有隱藏在某個角落的或多或少的無奈……
《一聲嘆息》是2000年拍的,算是老片了。看完不由得贊嘆一句,還真挺不錯的。關鍵這是馮小剛大叔拍的。馮導有一次給大學生做報告,一臉誠懇地說,我知道你們來,就是為了樂呵樂呵。學生會心地一陣哄笑。我看馮導的電影,目的也非常單純,就是為了“樂呵樂呵”。但這部片子,不僅有樂呵的地方,還會讓人別生感觸,可以說是意外之喜了。好象到買東西時買一贈一,而贈品又非常實用的那種心情。
老藝術家張藝謀同志曾經感慨過,一個導演,蹦多高是有限度的。你給他再多的錢,他也超不出這個高度。《一聲嘆息》,是我目前看到的,馮導能蹦的最高水準。其他電影基本上都是商業上的成功,而憑這一蹦,馮導也可以擠入老藝術家的行列,與張藝謀,陳凱歌這些前輩煮酒論英雄了。馮導是不是可以蹦得更高,我不知道。他頭腦活絡,個性鮮明,加之對藝術和金錢有執著的追求,以后鼓搗出個火星電影,也是說不準的事。不過我們看到的是,當給他更多的錢的時候,馮導沒有超出《一聲嘆息》的高度。甚至可以說是不僅沒蹦過去,反而狠狠摔了一下。當然我指的是藝術方面
一聲嘆息 的評論
轉載請注明網址: http://www.kangshuodianzhi.org/zhonghe/vod-989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