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像在哪里讀到過一個名家說是性導致了我們對自己身份的認同,比如一個女人之所以知道自己是女人那是因為她渴望得到男人的愛撫,雖然她生來可能不是一個女人的身體,但是在身份上她是相對于男人(生來渴望與女人發生親昵行為的人)而存在的。
從這個影片來看好像不是這樣。盧卡斯討厭著作為女人的一切,她討厭跟女人們住在一起,討厭自己身上的女性特征,除了唯一一個女性朋友外,他似乎討厭跟其他女人接觸。她向往的是男人的生活圈子,想要住進男人那亂糟糟的宿舍里面。她很迷戀男性的身體(所以法比歐出來沒多久就全裸上陣了,還在盧卡斯面前走來走去)他渴望自己也擁有那種健壯迷人的男性身體。
變性人這個群體跟同性戀群體還不一樣,不能單純用對某一性別擁有性幻想來理解。畢竟,盧卡斯相當厭惡自己的身體,想要變成男人的渴望跟她喜歡女人還是喜歡男人沒有關系。如果非要扯到性愛上來說,那作為一個女人喜歡男人的感覺跟作為一個男人喜歡男人的感覺是有差別的。作為女性在性愛上應該是被征服者,但是作為男人去喜歡另一個男人則有一種征服另外一個男性的快感。…

“性別判斷偏差”不是傳統意義上的同性戀。我發覺很多人根本就不知道這是怎么回事。這是一種自打娘胎就有的偏差。簡單來說就是你的思維是女性的,卻把你按在一個男人的身體上。通常這樣的患者一生都會非常的痛苦,除了變性可以解決部分痛苦之外,他將永遠都生活在錯亂之中。
片中的主角就是一位患者,愛上fabio我覺得其實是他對男性魅力的渴望。我覺得很多人都沒有搞清楚這個觀念就瞎猜測,這影片到底是在講什么。Lukes誤打誤撞進入那個同性的事件,他也因此愛上fabio,都是自然而然的事情,跟他變性沒有關系。就像ina在湖邊跟他說的:你既然會成為同性戀,為什么還要變性,這么痛苦。Lukes反駁她說:這是兩回事。確實如此。這是很明顯的兩回事。
記得幾年前我還不知道這種疾病,我也跟大家一樣以為變性人都精神有問題。知道有次我逛某個論壇,上面有位網友坦誠地告訴大家他自己的故事。他就是這么一位患者,男性的思維裝在女性的身體里面,為此痛苦不已。恨自己的身體。為了不顯示出女性的特征,他把胸部綁起來,穿寬大男式的衣服。久而久之,會有一些男性的體征顯…
在這樣一個先鋒時代,straight,gay,lesbian,bisexual,transgender都不足以成為追逐愛情道路上的障礙。更有甚者選擇與海豚,充氣娃娃結婚。大島渚訴說過馬克思的愛情,伍迪艾倫拍過戴茜的故事。這或許都過于偏激,可關于愛情本質的探索,人類始終沒有答案,不是嗎?
現代科學說愛是因為荷爾蒙的作用,是通過激素作用的生物程序,是一系列化學反應的綜合表現。廖一梅說愛是一切作用外在因素下神經末梢麻酥的感覺。愛情應該是一件非理性的事,它經常瘋狂偶爾理性,然后如此瘋癲的愛情卻還是那么的美好。越搞不懂的愛情,就越接近愛情的本質。
lucas愛上fabio,是一個人愛上另一個人的結果,無關性別,無關自我審視,只是一個生命體對另一個生命體的迷戀和依附。愛情不是1+1,不是1+0,而是0.5+0.5的完整。跟著這種感覺走,它才是最真實的人性剖析。

在少數跨性別題材的電影當中,主角是跨性別男性的作品就更少,更何況是像這部主角一樣的transgay,同為ftm當年看到這部電影感覺很驚喜。
前幾天整理電腦又發現了這部就二刷了,看完之后依舊像三年前看完第一遍的時候感到非常不適…
就只能說果然還是順性別人士編的劇本,很多地方都能看出來是想了解但是還沒了解到位的情況,比如說了解了packer這個概念,但還是并沒有讓男主用binder裹住目前為止他性別焦慮最大來源的部位

先吐個槽,看這部片子純粹是因為名字和《雙面勞倫斯》很像(那是一部有女裝癖的中年大叔的故事)。又總覺得小攻好像AV,GV(果斷沒看過)里的男生,好吧,只是感覺,一副花心無節操的長相是怎么回事啊。身材好也照樣扣分。這素第一眼,和劇情沒關系了啊。
貌似大體的來說,這是一個女生想要成為男生的過程中喜歡上另一個男生然而那個男生卻只喜歡男生的故事。
最大亮點應該是那個換衣服時裸露的下垂干癟的乳房吧,和我一起看的孩紙也和我一直討論怎么做的那么逼真來著,高科技啊。
這一點的處理很喜歡,非常非常非常明顯的表現出了變形者的矛盾,沒有美化,還有去練肌肉的部分,游泳的部分。他們或許是真正意義上的弱勢群體?
最受震撼的地方是酒吧里的變裝皇后,唱的爆好聽,特治愈,太美了。
其實按設置走,法比奧其實還真的狠勇敢,在最后決定接受羅密歐,不去管他那個令人糾結到死的性別,最后的幾分鐘,表現出他愿意去愛這樣一個人,從靈魂到肉體,死生不計。
羅密歐的性格好可愛,害羞別扭自卑小任性小火爆。
好喜歡和羅密歐很好的那個女生,不管怎么樣,都不會…

看過不少同志主題的電影,其中很多都描述同志們生活得多么不容易啊,心理壓力多么地大啊,可是和性別倒錯的人比起來,又算得了什么?
劇情設定是在德國。一方面,和土老冒的美國不同,歐洲本來就對各種事物更加開放,這是歐洲得意存在的根基之一。另一方面,也許是因為曾經納粹政權也屠殺過同性戀,所以如今在德國,在政治層面或是官方層面是不可能歧視同性戀的。事實上現在德國的外長Guido Westerwelle就是個gay(確切地說是即將成為前外長)。而大環境必然是會影響小環境的。你看Fabio活得多自在,Ine也和常人一樣生活著,對于同性戀真是非常非常地寬容啊。
說到性別倒錯,Glee里的Unique也是個典型的例子,只不過Unique是生理上為男性,心理上為女性。對于男變女似乎人們更容易理解,也許是因為人們更容易理解男變女手術,割JJ這種事也是有古老的歷史的。但是即便是在氣氛歡快和諧的Glee里Unique一樣遭受很多不公平待遇,比如“他”想要上女廁所時遇到的種種麻煩。
性別倒錯和性取向是兩回事,這兩件事是相互獨立的,并不是說性別倒錯者都是因為同性性取向。劇中…

雙面羅密歐:用心去愛,而不是性別
轉載請注明網址: http://www.kangshuodianzhi.org/zhonghe/vod-7156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