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個兒子四蟹相當于各自展現了丁蟹性格的一部分,四蟹當中,丁孝蟹的戲份最重。孝蟹繼承了丁蟹的大部分性格,可以看成是丁蟹在獄期間,這一人物在劇情中的延續。丁孝蟹的名字起得很到位,對丁蟹很孝,而且只對丁蟹孝。他自私,兇狠 自我為中心。不過他和丁蟹有一點不同,就是丁蟹完全意識不到自己是錯誤的,但孝蟹是能意識到的。他能意識到做的某些事情是錯的,但只要為了五蟹,他仍然會去做。
他承擔起了丁蟹入獄階段照顧家庭的責任,盡管他自己也還是個孩子,上要照顧奶奶,下要照顧3個更小的弟弟

坊間傳聞,自《大時代》92年在香港熱播后,但凡有秋官主演的戲上映,就會出現所謂的“丁蟹效應”:1992年,《大時代》,恒生指數4天內下跌598點;1994年,《笑看風云》,恒指累跌逾2000點;1996年,《天地男兒》,恒指累跌735點;2000年,《世紀之戰》,恒指累跌1715點;2004年,《楚漢驕雄》,恒指首日跌197點……一部劇集、一個角色可以影響社會到如此地步,恐怕時至今日也尚無匹敵的對手吧。然而,15年過后,當電視臺再次重播《大時代》時,無論滬深還是恒生都在全面飄紅,新聞里剛剛還在播報:截至5月11日,滬深A股累積交易額已達150個億。
秋官應該高興了吧,終于可以不用再當“股市掃把星”了。但是這是否也預示著港劇黃金時代的一去不返?雖然當年愣頭愣腦的方展博如今已貴為金像影帝;男二林保怡已成TVB一哥;小猶太重出江湖依然傾城,但在韓流美劇大舉占領電腦硬盤的當下,港劇似乎正在慢慢走向黃金時代的末期。正如劉青云在《我要成名》里的一句臺詞所說:什么時候再演《大時代》那樣的好戲?下輩子吧。

這部TVB經典劇集,每次股票空倉時總會翻出來復習一下,以祈求“丁蟹效應”顯靈。說也奇怪,自從鄭少秋演活了丁蟹,每當他主演的電視劇電影播出,恒生指數或A股均有不同程度下跌,以至于這個神奇的現象被編入了“百度百科”。而劇中各種臺詞也因此成為了“施法金句”或是“勵志雞湯”。
比如:“我從玩股票第一天起就學會了八個字,風險越大回報越大。”
“凡是做什么事都要豁出去,要是放不開的話,干脆就別做,處處都留有余地的話就是說你做的那件事一定不成功。”
“總之記住

一個偏執邊緣自戀表演型人格障礙,最應該進精神病醫院的是他。只能說演員演的真的好,變態勁十足,特別是臉部的抽搐、以及自辯的自我洗腦。現實生活中這種人是很可怕的,一定要遠離遠離遠離!丁蟹報仇點到為止,丁蟹報恩片甲不留。 五蟹簡直壞透了,還有孝婷戀也太be了

當我想起孝婷的時候,總有一股氣壓在心上,壓得我很難回憶起電視劇里的畫面、對話甚至演員。對于這段讓人唏噓的感情,這股氣轉化成腦子里的一些混亂的片段或一些話,我只能把它們描述出來才能緩解心上的壓迫感。
最初
悲劇來自于環境還是人自身?如果故事的開頭就預示著悲劇,怎么還會心動?心動不代表任何以后的路程和結局。
世界上分散著各種偶然性。兩個人的相遇相愛沒什么對與錯。是合適或不合適嗎?若是不合適,重點總是存在于另一個適合的。而在偶然中也是存在著意義的,行姿百態。
是幸與不幸。幸運是否緣深。每個偶然中存在的特定的環境、人和事才構成了要素。如果不是這些,獨特性就不存在,每一個獨特的片段就沒有了味道。就算這個故事的開頭就預示了不幸,它的意義也呈現了別樣的不可代替的美。
站在這段感情開始的起點是看不到未來的。遙望遠方,越走越忐忑,慢慢驚恐地發現遠處的點是無果。停止?回頭?什么都改變不了。
就像一條射線,光亮在前。而且是唯一的光亮。再多的甜蜜都不再是相愛最初那個點上的足以燦爛整個世界和掩蓋黑暗的光芒了。

《大時代》開播30周年,劉青云郭藹明相依相守,藍潔瑛卻惹人惋惜
轉載請注明網址: http://www.kangshuodianzhi.org/zhonghe/vod-689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