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后一搏》越戰時空降飛機師救人的英雄事跡,終被幸存戰友歷經32年奔走倡議,得到來之不易、至高無上的榮譽勛章。戰事的失誤和政治游戲掛鉤,無奈和諷刺意味。劇中最后的演講很有凝聚力和穿透力!軍魂得到撫慰。
《最后一搏》越戰時空降飛機師救人的英雄事跡,終被幸存戰友歷經32年奔走倡議,得到來之不易、至高無上的榮譽勛章。戰事的失誤和政治游戲掛鉤,無奈和諷刺意味。劇中最后的演講很有凝聚力和穿透力!軍魂得到撫慰。
《最后一搏》越戰時空降飛機師救人的英雄事跡,終被幸存戰友歷經32年奔走倡議

銘記英雄——《最后一搏》
今天聊聊電影《最后一搏》。
片名The Last Full Measure (2020),別名終極衡量 / 鋼鐵勛章(臺)。
首先要明確一點,本片是美國的主旋律電影。片中集結了一群《復聯4》之后無所事事的超級英雄們,冬兵塞巴斯蒂安·斯坦、神盾局局長塞繆爾·杰克遜傾情加盟出演。
主旋律到什么程度呢?連媽惹法克俠塞繆爾·杰克遜在片中的表現都極為收斂,連一句媽惹法克都沒出現過。
這部《最后一搏》拍攝的十分工整,講述一群人為一名越戰老兵申請恢復榮譽勛章的故事。

死者的榮譽勛章:
“皮茨從天而降,救死扶傷,為他都不認識的人拼上性命”“死亡是黑暗的,安靜的,永無止境如同叢林里的夜晚一般”
唐朝曹松有詩寫道“憑君莫話封侯事,一將功成萬骨枯”,意思是一個將軍的成功,是依靠成千上萬人的犧牲才得到的,可見戰爭的慘烈和無情。很多人會因為戰爭:父母失去了兒子,妻兒失去了父親,或失去了兄弟、同袍。可貴的是這些人的無畏,敢于沖鋒陷陣,為某種信仰和責任犧牲,但是最悲哀的莫過于他們被遺忘,被抹掉哀榮。沒有士兵,就沒有將軍,沒有國家,沒有民族
從影片吸引人的角度、講述故事的技巧來考量只能得三星,還有一星是給那位舍己救人的英雄威廉?皮森伯格。
1966年4月11日,越南西貢的阿比林戰役中,在美軍一支小分隊被敵人圍困傷亡慘重之際,作為空軍救援員的皮森伯格挺身而出,宛如神跡一般從天而降,救助傷員,鼓勵他們活下去,甚至拿起武器與一群陌生人并肩戰斗直至犧牲。因為他的英勇無畏而活下來的幾個人,難忘那場慘烈的戰斗,更難忘這個將個人生死置之度外的年輕人——那年他才21歲。為此,32年來

聽著電影名《最后一博》有種莫名的興奮,最后一博聽著像是在渺小的希望中做著有意義的事情,哪怕失敗也要搏一搏的信念,是時候在現在這種特殊時候抓緊時間,為自己的未來也搏一搏了,不想未來留下遺憾,就像老師說的高考就像千軍萬馬過獨木橋,一分之差有著幾千的人的差距,在高考倒計時100天,祝你也祝我高考金榜題名,加油

令人心動!銘記英雄——《最后一搏》
轉載請注明網址: http://www.kangshuodianzhi.org/zhonghe/vod-5549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