別人的電影是舊瓶裝新酒,周星馳拍的電影是舊瓶裝舊酒。頂著喜劇之王的光環拍碗毒雞湯,愉悅大眾。
全篇都在強調努力就能成功,那女主努力在哪?如果捧著一本書在那看,被別人侮辱也嘻嘻哈哈過去叫努力的話,絕大多數人都可以做到。她的父母都知道讓她在片場多向人學習,她有仔細琢磨演技嗎?有向戲骨們學習嗎?還在片場打盹。一個演員的自我修養在于找準自己的定位,演好自己的角色,演死尸就老老實實在那躺著,演替身就老老實實替別多說話,一個跑龍套不停地拉著導演問東問西,每個人都很忙的。

《新喜劇之王》很好看,比期待中還要好看。的確,講了一個Loser翻身的老故事,但年過五十的周星馳給出了他的新答案。
周星馳演過的電影里,《喜劇之王》是最愛之一。其中一個場景是:夜深時刻,柳飄飄和尹天仇并肩聽海,柳飄飄隨口一句:好黑呀,什么都看不到,尹天仇很認真地回復她:也不是啊,天亮了就會很美了。好臺詞就是這么說來簡單,聽來動人。到《新喜劇之王》里,周星馳把這個問題往前推了一步,如果老天明天不亮,后天不亮,一直不亮,即使宇宙毀滅了也不亮,那該怎么辦?

我看見很多影評都說到如夢沒有碗筷這一點。
這一點確實是導演用心之處的體現,但是是你們理解錯了。
如果仔細看的話會發現:馬可來的時候碗筷已經擺好了,而且如夢面前是有碗筷的,接著馬可就坐到了
如夢的媽的位置上,如夢的媽則挪到了如夢爸那邊,如夢媽的面前就沒有碗筷了。因為馬可是客人,所
以如夢先用她自己的碗給馬可盛了湯,然后又把她媽的碗遞給了她媽。這才導致如夢的面前的桌子沒有
碗,其實這時候她的面前還是有筷子的。
其實突然來了一個人,大家卻都有碗筷的情況,才是真正不合邏輯的。

新喜劇之王里有一段致敬張徹暴力美學的戲中戲,講的是由馬老師扮演的白雪公主和王子的打手大戰唐人街,場面血腥奇幻,除了一只在空中旋轉的腎臟,白雪公主還從肚子里掏出了一截大腸鎖住了壞人的喉嚨……
其實這組鏡頭不是來自于張徹,而是1992年由藍乃才執導的《力王》。總的說來,作為一部亞洲cult神片,這是我看過最好笑的電影。整個智商下線,臺詞和動作無法連到一起,每個人都活在自己的宇宙里跟別人沒有交集……
在那荷爾蒙和柔情模糊的邊界之處,我隱隱感覺力王是個很不聽話的小孩,但是他很愛國

二十年前的《喜劇之王》,我反復看過不下幾十遍吧,同樣看了這么多遍的還有《少林足球》,因為它們是星爺的我最喜歡的勵志作品。
得知《新喜劇之王》要上映,還是很激動的,不過看了預告片里面,經典場景居然和二十年前一樣,頓時失望。大年初一去看的時候,其實是抱著給二十年前的喜劇之王還那張票的心態去的,但是看的過程中淚崩了好幾次,于是下午直接又二刷了一遍。
我只能說,二十年前的喜劇之王,感情戲偏重。而今天的新喜劇之王,奮斗戲偏重,所以說沒有奮斗過的人,可能看不懂。

賀歲檔四部都看了,說句公道話,《喜劇之王》這是今年賀歲檔最佳。不懂緣由的觀眾且聽我細細道來。
首先在劇本上,喜劇之王是完成度最高,也是最符合編劇審美規范的一部。無論在人物塑造,成長弧,反轉,笑料上,比之其余3部都不是一個檔次的作品。這部電影在某些方面簡直就是編劇眼中“教科書”的存在,其中滲透著星爺對于電影藝術,喜劇藝術的理解與思考。對于豆瓣如此低的評分,我只能對看不懂的觀眾表示遺憾。
電影的開篇便把一個很高級的問題擺在了觀眾面前,什么是“藝術真實”

無腦!你真的看懂了這部“新喜劇之王”了嗎?
轉載請注明網址: http://www.kangshuodianzhi.org/zhonghe/vod-2096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