迄今為止看過最神經病的動畫,我喜歡。
奇特之處:
第一,奇特人設:大馬、牛仔、印第安人;
第二,奇特美學:刻意粗糙的橡膠人偶、刻意巨大化的器具;
第三,奇特技巧:在網上購物、天上打雷等幾個橋段用2D動畫表現;
第四,奇特劇情:太tm神經病了。
劇情略寫:
第一段:生日
牛仔與印第安人給大馬壘烤爐,買了五千萬塊磚。
第二段:災難
磚壓倒房子。
第三段:疑云
蓋房子,房子被偷。
第四段:追逐
追小偷,經歷了地心冒險、極地冒險、海底冒險。
第五段:戰爭
摧毀小偷房子

我從未想過粘土定格動畫會綻放出如此的魅力。我們常用“開腦洞”來形容一些神奇的想法,對于這部作品,大概是“整個頭都沒了”。
荒誕無稽,天馬行空,峰回路轉,皆大歡喜。這無疑是一部能給觀眾帶來無限歡樂的優秀作品。但是開懷大笑之后,沒有空虛感,而是滿滿的親切感與充實感。似一架神奇的時光機,載著我們回到了那個最純真的年紀,動畫中的無厘頭,在那個世界里也變得合乎邏輯起來。
相較于《驚恐小鎮》,我更喜歡稱之為《童心小鎮》。如果你想和童年的自己對話,不妨來試試這部電影,你一定不會失望的

/ 小鎮的驚恐 都要從兩個傻瓜訂下了五千萬塊磚頭開始說起 (這該死難想的生日禮物
/ 牛仔發現要來五千萬塊磚頭三秒內收拾好行李準備火速往邁阿密逃亡 在印第安人箭頭的脅迫下未遂哈哈哈哈哈哈
/ 小馬收到的生日禮物之一 ——巧克力干草捆哈哈哈哈哈哈
/ 警察看著小馬的報廢車說 oh~這車肯定過不了年檢
/ 洛瑞夫人的粉色車子+鋼琴花紋好看吶
/ 磚頭成功預定的那一刻就在想 "要是我是小馬我就打死這兩個憨憨" 印第安人和牛仔在小馬的蹄下飛出去的那一瞬間 我釋懷了

最近又看了遍字幕版,發現翻譯又把趣味性提高了,法語里很普通的言語,翻譯都改用了網絡流行語。俗就俗了,在電影字幕里看到這些俗詞就是特別有喜感。
我推薦給了很多人,發現大眾仍然沒法接受,尤其是看到了這種模型,不管電影內容是否有趣,就直接pass了。
差不多同種類型,《南方公園》就能夠被中國人接受,畢竟美國的文化比較世界性,歐洲那種偏遠的地方的文化還是無法讓世界人民所接受的

首先,我還是覺得自己太中國了。至少看完這個片子,聽到某個觀眾在問導演這部片子中有無象征意義,比如那群脂溢性脫發晚期的博士們。其實之前我完全陶醉在動畫片的色彩和一些小感動的橋段。
室內設計
那個印第安人,那個牛仔的臥室床頭上方的層板;音樂學院里的油畫,雕塑,以及室外各種顏色的房屋,樹木,窗套柵欄,甚至企鵝內部老博士們的工作室的布局。原來這些跟自己的職業那樣的相匹配,有種似曾相識的熟悉。
電影
那個牛仔,很明顯來自《玩具總動員》,只是環境不一樣,質地不一樣。但一樣的招人愛。想起某個兒童房的設計主題也是這個小牛仔,那個帳篷樣的床,小靴子的茶幾,墻上牛仔的腰線還有床蓋上的牛仔帽。水下的那部分第一印象就想到了《泰坦尼克號》,沉沒的古船,甚至在想有沒有遇見美人魚和一條珠寶項鏈。想想幾個患難的朋友在下沉的石頭上打撲克牌,與泰坦尼克號沉沒前那個樂隊一樣的樂觀,或者說不在乎。
銷售
水下世界的部分跟地面上的農業和工業社會不一樣,它完全是個很商業的地盤。那個白發蒼蒼的老人的店里真是應有盡有

驚恐小鎮:超現實的想象力
上海公寓著火,遇難40多人;NASA發現最年輕黑洞,即將打開探尋宇宙的新篇章。每一天都有那么多的事發生,關于自己的都是大事,不關乎自己的也就只能讓情緒波動一分鐘……
晚上看一部叫做《驚恐小鎮》的比利時動畫,記不得是什么時候【精品閱讀】推薦的,躺在電腦已經好久了。作為一部動畫片,劇情不會是重點,從頭到尾70多分鐘。的的確確把我帶入了一個全新的世界,這個世界不會是真的,即使在夢里也不會有它的存在。但就是這種意識流的發展,讓你驚嘆編劇的想象力。
名為驚恐,但卻不會給你思想上留下任何負擔。它不值得你看第二遍,它不會給你留下什么人生感悟,也沒有反應什么現實問題。它就是它,一個獨立的、與世無爭的存在,沒有情節,沒有主線,沒有美丑,沒有你想要的一切,但你會一秒不落的看完它。
無論你自詡有多么高深的構想能力,你都想不到下一秒會發生什么。它是那么的連貫,那么的一氣呵成,你看不到任何所謂的藝術手法,你甚至不會把它當做動畫作品。它的一切都在打破你的思維常規,顛覆你對世界的認知
驚恐小鎮:超現實的想象力
轉載請注明網址: http://www.kangshuodianzhi.org/zhonghe/vod-504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