達格妮:有主見,有擔當,做事果斷,自信和堅定,目標明確。看到莉莉安手環的時候直接摘下項鏈換。
里爾登:相當完美的人,懂得合作,懂得取舍,懂得愛。縱使外面繽紛吵雜,他都能在高處俯視般觀察和處理事情。
詹姆斯:達格妮的弟弟是個見不得別人成功的酸葡萄心,是種自卑的表現,對自己的親姐充滿了惡意,只會不時的詆毀和并不折手段的打壓。就如同東野圭吾的《惡意》,你熟悉的人和關愛的人有時是最恨你的人。
莉莉安:一個愚昧的粗人,她認為丈夫只會工作,只知道錢。她其實才是俗人。體會里爾登用自己十年努力研究出的新型合金制作了一個手鐲的價值和浪漫,體會不到一個企業家對事業的執著和對家庭的愛。
整個影片中最精彩的對話
“這里的大部分人都很無助,你為什么愿意關心他們”
“因為他們是一群困惑的小孩,他們非常想活下去。”
“我為什么要在乎他們的想法。”
“什么戰斗,我不會和繳械了的人戰斗?

禁書、惡評如潮但銷量極佳,這種題材一貫吸引人。
作為三部曲的第一步,2011年才上映的part I絕對能讓沒有看過原著的觀眾看的云里霧里。僅僅揭露劇情冰山一角的故事,在看到遙遙無期的后兩部之前具備了挖坑黨的一切惡質。Who the hell is John Galt?從來沒有一部三部曲拍的這么無視觀眾觀看體驗又這么吸引人,難怪據說滾石雜志評分給了個大鴨蛋。
強烈推薦吐槽不斷的影片字幕,同時必須考慮看原著:)

說改編自什么事件估計不大了解美國的文化,這是部美國人必讀的小說,美國小學中也有這部小說的選段,百度下就可以知道,宣揚的是精英主義,宋鴻兵的貨幣戰爭也提及這部小說,推動世界真正發展的只是少數幾個人,而我們眾多人確實世界的累贅,很不想承認,但這是事實。

《阿特拉斯聳聳肩》作為僅次于《圣經》的神作,看似有道理,也很煽情,但我認為更像是一個精巧的臆想,被奉為哲學也缺乏嚴謹和深度。
就好比經濟學,各種理論和公式都很復雜而自成體系,但實際上它們的前提假設條件在現實中是不存在、不可能的,所以“經濟學沒有定理”。
同樣,《阿特拉斯聳聳肩》里心系國家的完美英雄人物、又堅固又輕又便宜的金屬、超越時代的發動機、可笑的10-289法案,烏托邦式的精英樂園,這些現實中都不可能存在,鋼鐵-鐵路-煤礦的完美循環對內聚集財富,對外只是加速消耗資源,所以精英拯救地球的模式是天真,也是包裝出來的光環。這些只能存在于作者夸大后的精巧臆想中,是她擺脫蘇聯時期陰影的一種情緒宣泄。
現實中對利益的貪婪帶來的絕不是進步,而是壟斷對創新的扼殺,如果瓦特像里爾登一樣壟斷蒸汽機,那還會有工業革命嗎?正因為全國鐵路都被達格妮壟斷,所以她一走就全盤崩潰,正因為懷亞特壟斷了油田所以一場火會讓世界面臨災難,而且在他剛來時那里可沒有火,非要用故意破壞后的廢墟來襯托某些人的重要

電影的故事很簡單,描述了一個社會進入了類似共產主義初級階段的狀態——就像那家倒閉的發動機工廠一樣,整個社會都開始“均富”。政客們利用法律或者道德上的借口來壓榨社會精英,使得這些真正創造財富和價值的人們不能得到應有的回報,政客們如打土豪分田地一般,把財產和公司分割轉送給本來沒有財產的人們,可惜這些人都是些懶惰無能也沒有理想的人。于是,社會就在變得失去動力最終進入蕭條。
阿特拉斯即Atlas是希臘神話中受罰以雙肩掮天的巨人在這里,是一個組織,組織的領袖叫做John Galt。這個組織專門征集那些真正的牛人——財富的創造者、科技的發明者、企業的靈魂——就像主人公 Dagny Taggart以及Hank Rearden、Ellis Wyatt這些人。帶領他們“罷工“,停止被這個社會拖累和剝削(依照作者的暗示,這些做出貢獻的人者能得到和所有人一樣的回報,跟那些無能懶惰者一樣,就是對這些有夢想并愿意努力的人的一種變相的剝削。注意,在作者的世界里,這些精英已經是社會上鮮有的珍惜動物了

《阿特拉斯聳聳肩》阿特拉斯:背負一切,卻受到鄙視的巨人
轉載請注明網址: http://www.kangshuodianzhi.org/zhonghe/vod-3547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