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影的資源好難找,愛奇藝沒有,迅雷里也沒有,1905額省略一萬字罵人的話。最后實在優酷里找到的,有網友上傳的。這個電影很早就關注了,覺得鏡頭里的袁泉超美,也對潘粵明有了新的認識。片頭袁泉現在大橋上感覺怎么說有些做做,讓我有些出戲了。到了后來慢慢也就習慣了她的這種做做的感覺也可接受,總的來說劇情真的不錯,有點燒腦,后面也有個意外的翻轉,時間不多各種元素都融合在一起。不同于以往的愛情片,本片最后是合家歡的結尾讓人感到很舒服

演員表演加分,袁泉好有文藝氣質,整部電影比現在拍的垃圾要好看不知道多少倍。可惜腳本和編劇實在太low。導演我覺得一般,不熟,原諒我無知。……————……ddddddffffffddfffffffffffffffffffff#fffffffffffffffffffffffffff
Fgghhhjjj

藍色愛情
愛情總是甜甜的,澀澀的,我們習慣了轟轟烈烈,卻沒體驗過平靜的感覺,那種好像玻璃般透明的,純潔的戀愛早已隨著時間的流逝漸行漸遠,留下的只有手指尖劃過玻璃板時的蠢蠢欲動,愛,究竟是什么……

因時間關系,花了兩天才把《藍色愛情》看完。
這部片子明顯帶有那個年代的文藝氣息,用行為藝術這個(在當時)有點前衛的概念串聯全片,舞臺與生活交錯剪輯、相互呼應,加上戲劇臺詞般的旁白,整體呈現出一種文學的美感。能想象到,如果那時的我看了這部片子,一定會非常非常喜歡。現在看,不考慮喜歡潘老師的情感加成,也能打四星。
有人說片中兩人的感情生發得毫無來由,我卻格外喜歡這種設計。如今的愛情電影,大抵是要做很多鋪墊來努力解釋兩個陌生人究竟為何會愛上彼此

馬白駒,是她的童年,她母親的愛情。相逢,由一場行為藝術開始。行為藝術的契機,注定了人生一幕,與尋找有關,與借口無關。而這借口,恰好是馬白駒這個名字。冥冥中的潛流找到出口,噴薄而出,猜忌,掙扎,游離,痛楚,四處蔓延,變成她的終極一跳,變成她最為燦爛的一場行為藝術。
她的裙裾翻飛于江水之上。身形的輪廓愈發柔軟,朦朧。蒙蒙的天色,看不清她的面龐。
圍觀的人很多。他搶過擴音器。說,我愛你。
她從護欄外側過臉來,微笑的面龐,有一滴淚流下。她縱身跳去。
他毫不猶豫地隨后跳下。
以話劇女演員為職業的女孩,無時無刻不活在自己的藝術過程里。他配合了這一場藝術。
“每一個人都是藝術家,每一天都可以寫進藝術史。”
他在濤濤江水里大叫她的名字。而她已然在蹦極繩上,往復飛翔。
藿建起2000年導演的片子,《藍色愛情》。濃重的文藝的處理痕跡。由方方的《行為藝術》改編,我沒看過的她的一個中篇。看見開頭敲著方方的大名,便知道會很好看。這種回溯的手法,和倒敘的精神,要繼續學習。
董勇新作,藍色愛情---不為行為藝術,不為霍建起,只為袁泉。
轉載請注明網址: http://www.kangshuodianzhi.org/zhonghe/vod-3488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