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不是一篇專業的影評。
日語名字的直譯無論是醒著還是睡著,像不像我們的生活,感覺是一場夢,又那么現實,夢醒時分,你是否愛我。
在看到,女主牽起麥バク的手,我突然就有了沖動想要記錄下來看完電影的感受。
就像很多短評中描述的,一部很狗血的劇情能拍成讓我們深思的電影。
電影講訴一女子朝子愛上兩位長得一摸一樣男生的故事,但是又沒有那么簡單。
麥,就是典型的,中學時期的乖乖女會喜歡的壞男生,發生轟轟烈烈愛情,然后男的就失蹤了。
過了5年,遇到了和麥長得一摸一樣的亮平。

首先說女主綠茶婊的都是建立在前現代主義也就是二元對立及“非黑即白”的道德觀念和價值觀上的,所以看不懂《夜以繼日》情感的表達的人也看不懂《牯嶺街少年殺人事件》以及一些后現代的,像《洛城機密》還有《飲食男女》等等這樣的片子,在他們眼里。《夜以繼日》里的朝子和《牯嶺街》里的小明一樣,其實都是綠茶婊,而把兩者放在后現代的觀念和語境下“不是一切都是非黑即白的”就顯得十分自然。后現代觀念包含著一點虛無主義,而二戰之后最重要的哲學思辨也就虛無主義和存在主義思辨的。

片子里出現的牛腸茂雄的攝影作品,一對孿生姐妹站在一起,是解朝子的關鍵。麥和亮平是鏡像分身,極端并且顯而易見。但朝子這個人本身就有極強的兩面性。
從個人特質出發,可以發現朝子和麥的特質是高度共通相似的。有相似特質的人會互相吸引,像是嬰兒照鏡子時對鏡中的人感到好奇狂熱,卻還不知道那是自己,只會用第三人稱代指鏡中的自己。一對有相似特質的戀人其實就是鏡子內外的嬰兒,這是人一生中“自戀”的源頭,人戀上的是自己的影子。(拉康的鏡像階段理論,大概意思是這樣)
朝子喜歡的人是麥

這部濱口鏡頭下的女主感覺很特別,大量特寫的人臉鏡頭更加突出了那雙特別的眼睛,更喜歡用自己的雙眼去和別人交流,更喜歡沉默地擠壓內心巨大的情感,和電影里和現實生活中其他人物產生鮮明反差。
濱口的故事和對話總讓我意想不到且不斷拋出新奇和值得深思的話題之理。不知道是日本人都這樣還是只是他鏡頭下的人這樣,不斷暴露自己真實的本性,再不斷低頭。
男女主的感情維系下去靠的不是愛,是偶然,如果靠真愛的臉面能維持下去,那得多愛之前那個人呢,為了一張臉讓你接受所有他的不好。事實證明

濱口龍介被捧為近代日本最杰出的導演,看完駕駛我的車后就想看看他其他的電影,這部是很久就想看。東出昌大和唐田英里佳就是在這部戲里假戲真做,唐田成了小三,背著罵名,看他們在戛納電影節的動作日媒分析那時候就好上了,后來東出開記者會,有個女記者問他,你現在愛你媳婦杏(渡邊謙的女兒)還是愛唐田?他支吾不說,那一刻涼透了所有人的心,據說杏看完這個記者會本來還猶豫到底要不要為了三個孩子不離婚,當即決定必須離婚。八卦看完就好奇,到底是什么魔力讓電影拍完了感情還沒走出來
夜以繼日:當他們在接吻時,他們在想些什么?
轉載請注明網址: http://www.kangshuodianzhi.org/zhonghe/vod-3429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