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如今,每每有人看到這部片名為“我的人魚女友”的影片,立即會形成思維定式,并持不屑一顧狀:首先她是一部韓國片兒,其次應該又是一部類似于《我的野蠻女友》或者《我的機器人女友》之類的毫無懸念且想依靠成功模式打造出來的卻沒趕早的一部自己看也不會看,聽著名兒都覺得有些多余的影片。
筆者也只是在2009年初,某個百無聊賴的日子在某視頻網站首頁上瞅到了這部影片,于是無意的點了鏈接,才有了如上感受,總的說來就是:濫俗的名兒,可貴的里兒。
《我的人魚女友》(以下簡稱《人魚》)是一部非典型的俄羅斯電影,以往中國觀眾對俄羅斯電影的記憶還停留在前蘇聯時期,往往極具教育意義和英雄愛國主義情懷。而《人魚》這部實際上風格迥異的影片,實實在在的被庸俗的片名淹沒了。
之所以認為《人魚》有著可貴的里兒,這“可貴”源于她的“別有用心”之處。當一部電影,傳達出她所想要表達的東西,能讓你細細體會,有無窮盡的感受,那么她的“別有用心”就發揮了作用。無論是通過劇情,拍攝技法,畫面或者其他。
當筆者以打發時間的心情看這部電影時

又看了一遍русалка 。在整部影片的末尾Саша和Алиса在不同的街道不停奔跑尋找彼此,Саша在回頭的瞬間眼里有失落有痛苦 更多的是做好準備在沒有Алиса的人海里走下去 。很多人說這是一個和美人魚毫無關聯的電影,我想只是他們從來都沒有好好讀過童話。很喜歡看俄羅斯電影里主角奔跑的片段。整部電影無論是最開始的小Алиса在海邊奔跑拉開序幕,還是兩人一起尋找菠蘿時在莫斯科奔跑的畫面都讓人感覺如釋重負。如果故事只到這里就好了。因為一直忘不掉最后那段Саша 回頭的畫面

如果把這部《水仙女》與安徒生的《海的女兒》進行對讀,不難發現其中的共通之處以及電影對這一故事原型的改寫。
首先,艾麗莎與小人魚都生活在與世隔絕的地方,她們與普通人類存在明顯的區別。其次,艾麗莎兒時有芭蕾夢,為此她用瓶蓋與襪子自制芭蕾舞鞋,跳得腳趾滲血,這明顯借用了小人魚獲得雙腳后像踩在刀尖上的痛苦。第三,艾麗莎和小人魚都從海里救起了自己心愛之人。第四,艾麗莎和小人魚都陷入了三角戀之中。
二者的不同之處在于,艾麗莎是遇見沙夏之后才開始說話
這是一個傷感的故事,
故事并沒有名字那么美,
電影從頭自尾都透露出淡淡的傷感與絕望。
電影看完了,印象最深的還是女孩生長的那片海灘以及蔚藍的大海。
其實心想事成又如何,
自己的愿望不還是沒辦法實現。
女孩用怪異與絕望回答了自己所無法想通的問題。
最終女孩死了
其實她真的死了和沒死又有什么區別呢?
還是得面對人世間的不如意,面對世界的紛亂
就像女孩自己說的,
車禍只是一個普通的不能再普通的事情了,
只是它碰巧發生在女孩自己身上而已

“水仙女”那些年少的歲月只有你一個人
轉載請注明網址: http://www.kangshuodianzhi.org/zhonghe/vod-3316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