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個人的時候,常常會想,在這個世界的另一個角落,會不會有另外一個我?她與現在的自己不同,她或者更勇敢,或者活的更隨心所欲,又或者更聰明睿智更有力量,她懂我知我理解我,她和我有同樣的喜好,會為同樣的事而興奮不已,為同樣的事而傷心難過。我想如果有一天真的能遇到另一個我,我一定會激動得跳起來。
所以在電影開始,我真心為均能夠遇到另外的自己而高興,尤其是三個人有著完全不同的性格卻能相互理解心意相通,就像均說的“我能遇到你們真是太幸運了,我之前一直覺得和別人產生聯系很麻煩,不過現在不一樣了”,這是一件多么神奇又讓人激動的事情! 多希望電影能定格在那個瞬間,均、小直、大樹一起打退壞人,相視一笑。那種世界那么大,還好遇見你,而你又恰好是世界上的另一個我,這是多美好的一件事情!
但日本人寫喜歡過盡千帆皆不是的劇情,所以故事并沒有在最美好的一刻戛然而止,而是轉向了完全相反的方向。如果說開始與小直、大樹的相遇給均的生活帶來了180度的逆轉,把均從孤獨中解救出來的話

一開始很容易被某些簡介誤導,以為是“撒謊冒充別人愈演愈烈最后人格分裂”的橋段,其實撒謊騙錢只是個契機,整個故事就像致命ID一樣,所有人格都具象化成不同的角色,然后相互殺戮直到剩下最后的人格,大部分情節都是妄想。
1.均
主人公均做著自己不喜歡的工作,為生活所迫放棄成為攝影師的理想(也有可能是才能不足),對周圍世界都不冷不熱地敷衍了事,被上司欺壓也很少反抗,與母親關系冷淡(一直不愿意用她喜歡的名字稱呼她),典型的碌碌無為青年,說是loser也不為過。
這樣一個存在感全無(服務生都記不住他的臉)的廢柴在漢堡店遇到大樹:嗓門大,極其自我(餐桌禮儀很差),豪氣沖天地宣稱決定放棄工作干一番大事業——正是他想做而因為陷入名為現實的泥潭做不到的事情,出于嫉妒、厭惡(平凡的自己總是被這樣的人忽略甚至侵害)和一絲微妙的好奇心,均拿走了大樹的手機,順勢騙去大樹媽媽90萬。
*均在漢堡店里用手機搜索自己的名字這一段很有意思,名字是代表個體的符號,本應該同這個個體一樣是獨一無二的,但是均不這么想
第一次長評論給喜歡了9年的龜梨和也。沒有什么敘述邏輯于是僅僅從細節入手講一下自己的理解,特別希望大家能講一下不同的看法。
一 影片拍攝手法呼應
影片開頭和結尾都是高層住宅樓層的特寫,作為一個建筑專業的學生可能對建筑相關的鏡頭敏感過度,但是這種大面積占據現代都市的統一平面,統一功能,僅僅在高度和層數上越來越無限制疊加的住宅樓莫不是影片中“我”作為人類的一員高速無限同質化的暗喻?
二 故事情節呼應
故事情節的開合是以主人公永野均詐騙90萬再歸還的線索來聯系整個“我”的增殖和削減。起初我覺得很無厘頭,難道這個片子就是教育小朋友:不要隨便騙人家錢不然會發生很可怕的事情哦~看到后來才覺得這種坦率和真實或許是整部影片的價值觀,坦率的承認,真實的面對,不論是詐騙這類普遍違背基本價值觀的犯罪事實還是內心深處的自我。最后永野和大樹直面沖突的時候也有體現,大樹覺得自己才是真正的”我“,但是永野最后承認了自己。
三 細節的幽默感
覺得日本人真是對細節迷戀到不可救藥的地步

*先坦白自己是沖著某票房毒藥來的,看到豆瓣上評論辣么低 也便釋然了。
聽說是根據小說改編的電影,幸好沒有看過小說不然指不定我又要發作如何如何比較了。
片名オレオレ(俺俺)其實很有日風的感覺,臺灣版取為33個我,瞬間揭露了一半的核心——沒勁了。
看宣傳海報猜測可能是搞笑為主的輕喜劇,看完后才意識到,什么嘛!簡直是無厘頭的好兄弟——荒誕吶~!
一個在電器店工作的男青年,有著普通的家庭(et 嘮叨的老媽)自己住在小格子間內為了生存忙與盲的奮斗著,但錢總好像不夠用,也沒有心中的女神突然降臨成為甜蜜女友。糟糕的是還有“交際恐懼癥”“如果世界上就我一個人就好了”“別人都不懂我”等的毛病。
這個再普通不過的青年“不當心”順了人家的手機,于是世界開始顛覆,他成為了另外一個他~像是雙生花一般,世界上另外一個他。
還想著這是個唯美的、講人性兩面的故事呢(類似黑天鵝)。可是故事的發展告訴我,騷年你還是太天真了!
普通少年均,最先成為另一個他的大樹,然后又出現了一個類似高中生的阿直。
均& 大樹&阿直
主角永野均,一個普通的家電賣場員工。一個偶然的機會,順手牽羊拿了快餐店鄰桌的一個手機,鼓起勇氣實施電話詐騙,成功從一個名為大樹的男性的母親那兒騙得90萬日元。然而奇怪的事情發生了,永野回家后,自己的母親卻反而不認識他了。隨后,永野相繼認識了兩個和他面貌酷似的人,他們三人除永野外,其他兩個一個較成熟理性的自稱為“大樹”(也就是假的大樹),另一個比較頑皮的在校大學生就稱為小直。三個住在了一起,很多事情,生活習慣因為都極為相似,感到非常開心。
好景不長,一天小直帶了9個和他們三人長得像的人回住所,雖然最后被大樹驅逐走了,但他們立刻意識到一個問題:社會上和永野長得像的人正在激增。永野讓小直代替他去家電公司上班,小直卻勾引女孩。永野本人也因和女客戶產生關系而遭到其夫追打。這個女客戶又莫名慘死在浴室。
與此同時,激增出來的“類”永野人群卻又在不斷地被刪除(消失),這引起了三個人的恐慌。有一天永野收到一個手機附照片的郵件,顯示小直被殺害了。永野通過照片的細節和死亡現場的對比意識到了什么

“是我是我”增殖與刪除,否定之否定——俺俺
轉載請注明網址: http://www.kangshuodianzhi.org/zhonghe/vod-3288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