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久沒寫影評了,看到心目中的好片被錘的稀巴爛,實在忍不住想叨叨兩句。
嗯還是再來段題外話吧:
20世紀八九十年代據說國內電影界,關于電影,人們會聊的更多的是哪個導演得了什么獎,但如今呢大眾對電影的評價似乎更多取決于誰的票房高 請的什么電影明星誰就是好電影。
二三十年前,精英不僅壟斷了話語權,更是唯一有消費者的群體,從某種意義上來說電影就是拍給他們看得透,能滿足這些人的胃口,聽父輩說起來仿佛那是個人人都在讀尼采的書,念北島的詩的年代。
但三十年的經濟高速增長

整場電影讓我坐立不安,我在深深懷疑,這就是中國電影的水平嗎?最后我確定
的確是!
整部電影就是一場無聊的狂歡!別扯上雷軍了,雷軍如果是這樣的小米絕對不會出現!
在他們眼中創業的艱辛只是得不到別人的諒解和尊重?在他們看來兄弟間的情誼真的需要所謂的平等才能體現?一個永遠在犯中二渴望得到別人認可的趙立新,一個永遠智商不在線渴望得到兄弟情義的凌瀟肅,一個永遠表情不在線渴望表現自己經驗老到的王嘉?
電影的錯不能只是演員來背,更多體現在導演和編輯及制片人身上

作為一個程序猿創業者,不僅是夢碎的時候,人會心塞,更有隨時處在崩潰的邊緣,內分泌失調是100%的,猝死率也在各行業穩居第一。
作為一個資深的小編輯,寫文貴在真實,貴在傳播社會的良知。不是一味的吹捧+無限流就算是符合人口味的小說。而是根據個人的經驗所得融入進他人的故事構成一種不空洞、不夸張、趣味性十足的邏輯質感。
怎么說,創業時代的翻版算不上,想比于創業時代,演員們的表演還不算太浮夸。那么究竟是什么原因導致了3.2左右的評分呢?(個人感覺應該是3.2)
是票價太貴

中國合伙人2偏執男主夢想記
轉載請注明網址: http://www.kangshuodianzhi.org/zhonghe/vod-1528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