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吃貨,很愛做飯。平時吃飯喜歡看點什么,有時候就點開BBC的MasterChef有一搭沒一搭地看。說實話也沒有覺得特別好看,但是挺新奇挺熱鬧,關鍵是能偷師點小技巧和小菜式什么的。
有天偶然發現竟有了中國版,找了視頻來看。隨便挑了幾段兒,看著看著就莫名其妙覺得特別累特別不耐煩。
仔細琢磨了一下后發現,雖然是同檔節目,但是制作方追求的效果是不一樣的。相比之下,BBC原版是麻雀變鳳凰式真人秀,主要是為美食愛好者提供進入職業餐飲行業的機會,因而也比較注重專業性的體現,在此基礎之上添加一些娛樂性和可觀賞性。番茄臺的版本以娛樂性為主,所以環節設置得眼花繚亂,各路明星也被邀請來客串一下主持,評審甚至助理廚師,而專業性就大大被犧牲。
舉個例子來說,BBC原版中每個選手的每道菜在呈現給評審的時候,都會通過鏡頭得以全方位地呈現,并且有解說詳細的介紹原材料和基本做法,這對于吃貨、家庭主婦/夫來說是既有趣又有用的。而番茄臺的版本里,只看得到選手熱火朝天地做飯的過程卻看不到他們的成果,看到了成果也不知道是怎么弄出來的

看了兩季美版,又忍著兩個豬屎評委把中國版看完,忍不住拍大腿,一帆風順實力扛扛的那個就是為了烘托不是瞎眼就是一路各種吊尾車的朋友。
雖然魏瀚也成吧,雖然那美版瞎眼的C也成吧,但天地良心啊~~~~~
實至名歸的無!沒有點特殊原因靠實力做第一,傻X了吧

好吧,我承認手賤點開看了,看到兩集半就有些受不了了。就因為愛烹飪也愛品嘗,才會格外要求更高。首先是深深感嘆中國全世界三大美食大國之一,竟然做不好一檔好看的美食節目,反而以糟糕和無特色出名的英國和美國站在了美食節目的巔峰。
抄就抄吧,還抄得個四不像。。。這三個評委里,劉一帆太做作,動不動就質問選手關于美食的熱情,毒舌和挑剔都不是問題,甚至越嚴厲越能讓廚藝提高,但這并不意味著高高在上的態度,李宗盛是來打醬油的嗎?!什么有水準的評語都沒有。
在選手烹調的過程中,評委太吵,不停地走來走去絕對是影響廚師的,還不停地叨叨叨叨。。。。擦,直想舉起菜刀。。。
一開始“海洗”的時候評委試的菜也太多了吧?!非常懷疑后面的菜是品嘗還是應付。。。。
在第一次自主選擇食材的時候,面對黃鱔一幫人弄得雞飛狗跳,我的天!至于么?!竟然還有人殺一把刀上去直接剁死的。。。又不是處理河豚,黃鱔算是家常吧,任何一個合格的家庭主婦都應該會料理,從選,殺到烹飪,這可是頂級廚房啊!!雖然看到后面有人在料理鱔絲

話說最近有這么一道菜,火遍了全網。
各大美食博主、探店博主爭相制作、品鑒,那就是傳統魯菜——
九轉大腸。
它集酸、甜、香、辣、咸五味于一體,色澤紅潤,質地軟嫩,深受許多食客喜愛。
當然火的不僅僅是這道菜,還有它背后的表情包和名場面。
著名主持人曹可凡疑似被人投喂“答辯”。
在一檔節目中,參賽選手小胖(本名:俞濤)制作了這道九轉大腸。
在諸位評委正式開始品鑒之前,
曹可凡與小胖發生了以下令人驚掉下巴的對話:
曹:你嘗了么?
俞:嘗了一塊。
曹:感覺怎么樣?

看到十幾個廚子給110個建筑隊的人做年飯,給11個在高空400米干活兒的漢子做便當。露天廚房里的團隊料理,平壩里十幾桌午餐,從空中俯瞰上海陸家嘴,便當熱氣騰騰,然后鼻子酸了一會兒,第一次這么強烈的感覺做飯是件這么溫暖的事情。
其實我不怎么喜歡這節目,劉一帆老是一幅軍官的樣子讓我覺得怪怪的。說到做飯我想到最多的還是雅戈。讀《博愛論》的雅戈。還有他們的廚子+瘋狗組合。
“今天的主菜是鹿肉,然后還有野豬后腿燉山菌,蔬菜是六樣一組的雜燴~”
今天要試鯽魚,燉成奶白色的湯,這是老頭愛吃的東西。祝我一次成功。

頂級廚師 第一季:好橘子為什么總變成雞肋枳
轉載請注明網址: http://www.kangshuodianzhi.org/zhonghe/vod-3206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