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十個姐姐鏡頭加起來好像還沒有兩太后多,個別姐姐一集加起來都不知道有沒有一分鐘,比如齊溪,而那英玩個手機麻將學個英語都要拍下來。
看第一期來了兩個太后,以為來做個助力觀演的嘉賓差不多了,沒想到越到后面發現越不對勁,這兩太后還要帶隊,還要參與表演。。。天啊我真的是來看姐姐的,不是來看太后的,怎么這兩人的鏡頭還越來越多了呢?
第二期開頭那兒,兩太后帶著隊長各坐一桌,姐姐們全部坐到后面,如此等級分明,真是像極了公司開大會。
整一套流程下來,都在看太后們怎么排兵布陣
已經從選秀奮斗拼搏類節目變成了純粹的真人秀了。打著30+危機感的旗子,然后還是來這里吃吃喝喝玩玩。過來主要就是來刷存在感順便翻紅。
每個人基本都選到了自己較擅長的曲目。大多時間都是在聊天,做游戲,然后還提早完成了歌曲。幾個節目下來完全沒有驚喜,幾乎都是跳著看的。這么多玩樂器的,唱歌的,有這有那的才華也都不會花點時間對這些本來就便宜、難聽的歌曲進行改編一下。
已經播了3個禮拜了,除了斷層翻紅,兩位利達這些本身就有話題、氣場的,其他沒啥印象深刻的人。不知道這季的方向到底是什么

什么叫做乘風破浪,什么叫做突破,感覺很多人都容易陷入一個定勢思維,認為在競技中舍棄自己的優勢去做自己本來不擅長或者沒做過的事情才是突破。
可能節目組也是這么想的,總愛讓唱歌好的人去跳舞,讓跳舞好的人去站樁唱歌,甚至前幾公的唱秀舞臺還總讓人去耍不怎么好看的雜技,所以舞臺效果總是大打折扣。(三公破游戲規則造成的后果尤其明顯,幾乎所有組都選到了不適合自己的歌。)
實際上,僅僅憑借一兩周的練習時間,唱歌小白難以贏過專業歌手,沒有跳舞基礎的也很難做到令人滿意的唱跳視覺效果

今天去看了薔薔的live,我一邊嘶吼一邊狂跳
感覺把一年的憤怒和委屈都發泄了出來
她在臺上輕描淡寫的唱歌,我們在臺下瘋狂迷醉。沒有酒精,也沒有柯藥,單純的因為音樂而迷醉
薔姐只要是英文版翻唱的歌,都會先唱英文再唱中文,而那些英文歌也是我最喜歡的disco,比如我從來沒有想過我能現場聽到有人唱Gimme Gimme Gimme
每周工作120個小時的時候,冒著催淚彈去上學的時候,感覺心臟快要停止了卻必須要強打精神繼續開會的時候,我沒有流過一滴眼淚
但是在這個live完了之后

吳莫愁組《談笑一生》歌一般,妝造一言難盡,只有黃小蕾的正常,吳謹言穿的是個什么東西,別告訴我這叫飄逸中國風???吳莫愁還搞個皮褲?這是國風舞臺嗎?還有王姐的泡泡袖…本來歌唱的一般不驚艷,舞就更是沒什么水平了,就算是一公,第一季能交出來《大碗寬面》,改編、舞臺、妝造全方位吊打,長款衣服看金晨怎么穿的,甜妹張含韻的戲腔到現在都在X洗b站,就連主持人沈夢辰都在期待之外;
阿雅組《要你管》可以說是全靠對手襯托,雖然舞臺也沒有多驚艷,至少服裝比前一組好看
《乘風破浪 第三季》平庸的真人秀片 《乘風破浪》第三季開場文案分享
轉載請注明網址: http://www.kangshuodianzhi.org/zhonghe/vod-2475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