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為影迷,對戰斗民族電影的印象就是: Let there be light, and there was light:)
無論是小時候電視臺放的莫斯科保衛戰,還是十多年前進組親歷的合拍片,其實都貼有戰斗民族類型片的標簽。但凡落幅是斯大林說著“同志們還有什么其他意見”(同志們鴉雀無聲表堅定支持),你就看吧,準接戰場上一群大腦袋鑄造貨對著鬼子焊接車叮咣五四一通兒轟。再或者那個合拍片里主角被人拷著生命垂危恍惚之中雪地里看見了一只蒼狼,再醒過來,手上的加鎖,開了。以至于外景地上,北影廠的煙火老師我倆湊巧蹲一起抽煙
蹭獨墅湖影劇院大佬看的電影,電影兩個鏡頭令我印象深刻,一個是尤里父親去世后的第一場球賽進球后所有球員脫下球衣露出里面的紀念襯衫以及看臺上的紀念尤里父親的tifo。另外一個是決賽祖耶夫替補上場內心膽怯有些迷失,尤里在場邊跳著蹦著呼喊著號召著球迷一起為祖耶夫加油打氣。
這兩個鏡頭讓我想起利物浦的隊歌,你永遠不會獨行。足球也好,生活更是,你永遠不會獨行,You'll Never Walk Alone!!!

“最后一球”既是新的開始,也是與過去的揮別!縱使你是萬人矚目的足球巨星也一樣會犯錯,當你跌落神壇也會面臨每一個普通人面臨的問題!但是人生的每一次轉折同時也意味著一次重新出發的機會,只是你是否能夠抓住,那就得看你自己!一切只有回歸它本來的模樣,你才能夠找到前進的方向——贏球靠的不是金錢的誘惑、壓榨似的訓練,而是最初對于它的熱愛,還有球迷和自己對于成功的信心!影片大部分時間沒有像美國商業片那樣套路似的刻意雞湯,隨著主人公境遇的改變,也一樣會遇到各種現實困難和抉擇
興許是俄語的緣故,前半截看得我腦袋脹乎乎的,聽不慣嘰里咕嚕的俄語看得挺累的。一個在關鍵比賽的關鍵時刻踢丟了點球的落魄球員,無所事事一年之后被一個小城市的二流球隊的女主席中二的請來做主教練。經歷了九九八十一難,成功的打入了俄羅斯杯的決賽。最后決賽的畫面無疑是電影的高潮,激情的解說、熱情的球迷,仿佛把我們帶入了世界杯的球場,這一刻把影片前面那些昏沉一掃而空,可能這就是足球的力量吧。總體來說不是一部特別好看的電影,但是卻是一部及格的足球電影,比國產的各種神奇足球好多了。
翻譯可能不太了解足球,所以部分字幕不能準確傳遞電影對話的意思,會造成理解有些障礙。好在我是專業球迷,即使在字幕表達不夠準確的情況下還能看懂電影。但是,電影情節還是比較單薄,其中對人物間情感升華部分刻畫的不是很到位,比如父子間的,一開始覺得兩人間矛盾很大,但是突然又和好并且似乎又高度理解。男女主角也是,感情突然升溫,沒有漸進過程。包括和球隊里最大的刺頭,好像就一句話解決了矛盾。如果這些細節處理好,我相信電影能更上一層樓。
《最后一球》我是導演腦殘粉
轉載請注明網址: http://www.kangshuodianzhi.org/zhonghe/vod-2110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