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往事》聲名在外,僅僅是這個名字就已經吸引我。但我卻遲遲沒有看。
聲名在外的不僅是電影。還有它美麗的讓人驚艷的女主角黛博拉的少女時期。盡管我從未看過電影,但她跳芭蕾的片段和照片我已在各處看過不知多少遍。
影片長達4個小時,以倒敘的方式,貫穿了男主角面條的一生。而我最喜歡其少年時代。意氣風發的,純真的,肆意的少年時代啊,在熒幕上是令人神往的,打動人心的。
少年時代的面條作為一個街頭小混混,他聰明,總能帶領小伙伴弄到一點小錢。他帥氣,總之首先迷到了我,大概也迷到了黛博拉

或許很多人會選擇《教父》來作為美國經典黑幫片的代表,可我卻沒有。不是為了要追求與眾不同的另類,而是在我心里確實作過細致的權衡。我到底愛那一部多一點?
《美國往事》是最終的答案。原因嗎?有三點。
首先,就我而言《美國往事》以一部電影的篇幅(當然是比較長的)囊括了從幼年、成年到老年這三個階段人物的演變。而相比《教父》綜合了經典的前兩部和比較差的第三部之后對于老教父維托?科萊奧內和新教父邁克爾幼年時期的描述都是有所欠缺的。或者會有人認為這是不必要的,甚至是多余的。但是在我看過兩部片子之后覺得,對于角色幼年時代的表現,能使他的形象更豐滿,使觀眾更能夠觸摸到角色內在的性格、情感,更能理解這些人物內在成分形成的原因,而不是生硬的接受一個已然定型的人物角色。
其次,我覺得《美國往事》中對主要人物形象的刻畫比《教父》來得更加細膩。《教父》中的邁克爾從一個不愿參與家族生意的社會優秀青年,到由于家道變故,不得不接手家族族長的大權,從而成為冷面鐵腕的新一代教父。在整個過程中,他是在不斷改變自我

一個混混的個人史詩,橫跨三個年代的社會萬象,配以大氣磅礴的電影片名,人生如夢,往事如煙,故事始于20世紀二十年代,正值美國性解放初期,導演又是用如今直男癌的敘事方式,暴力與性都是最原始的征服方式,尤其是男主的兩場強暴戲,這也是影片評價在性別立場上兩極分化的原因,被男人奉為圣經,卻讓女人不可饒恕。男主面條沒有男二麥克斯的鴻鵠壯志,他只想做個最純粹的混混,一個沒有道德束縛及法律包袱的瀟灑哥,而腹黑的麥克斯卻心思縝密,他可以隨意犧牲兩個發小來完成個人的完美上岸

大師級的犯罪片 《美國往事》其實也是大家的往事
轉載請注明網址: http://www.kangshuodianzhi.org/zhonghe/vod-1633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