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的本義是影響人的身心發展的教導培育過程,如園丁之于園圃,灌輸知識能力很重要,但真真正正地如何做自己,應該是當頭大事。
不同于一腔熱忱展現運動員一朝頓悟高歌猛進舉世無敵的激情體育片,《卡特教練》展現了如何走上運動員的道路,鋪墊了家庭、學校、社會在這場成長中的阻礙和激勵。
教練,在教導運動員們球場上對抗拼搏的時候,自己也在對抗著內心的拷打和外界的質疑。
肯卡特教練施教時,阻力重重,首當其沖的是態度問題,他們不知道一紙契約存在的意義,叛逆而消極

其實電影故事很簡單,就是鐵腕教頭帶領一幫毛頭小伙奮發圖強的故事。
影片拍得很好,至少很真實,里面隊員的投籃、運球、扣籃都像模像樣,對于我這樣一個籃球迷來說,看得一點不覺得假。美國人拍的運動題材的電影永遠讓觀眾看著就是像那么回事,這也源于人家深厚的體育文化底蘊。
影片有所區別于其他的運動題材電影,在于它還有更深刻更實際的教育意義,更強調了給年輕人樹立一個正確的人生觀價值觀要遠遠重要過教好他們某項技能。如果不懂得尊重他人,沒有團隊精神與進取心,沒有夢想,就算球打得再好也沒用,因為要想打好球首先要學會做人,真的建議我朝的體校在培養孩子們前先組織觀看這部電影。
多說幾句無關的話,咱國家的很多運動員恰恰缺少片中卡特教練說的那些東西,也許這并不能怪運動員,要罵就罵教練,但也許教練的教練也沒有告訴過他們教書先育人這個淺顯的道理。

“卡特教練”奧克塔維亞·斯賓瑟作品,這不是《籃球教練》,故不止教籃球
轉載請注明網址: http://www.kangshuodianzhi.org/zhonghe/vod-8836.html